传媒学院 陈梦迪
从孟春到孟冬,在季节的轮回与时间的流转中,再回首,很庆幸校报的生活始终伴随着我。该怎么形容我对校报的感觉呢?温暖、快乐,或是收获颇丰,总觉得不管哪个词都无法准确概括出我的所感所想。
不安与兴奋的交织是我在校报的开始。还记得刚来校报办公室的时候,虽然已经学习了四年的编辑出版专业,但我仍然没有信心能做好这份工作。毕竟与实践实操相比,理论学习才是日常课程中比重更大的内容。但我始终兴奋于能有机会把自己的所学付诸实践,能亲身体会我认为很“酷”的工作。在激动和忐忑中,我的校报助理编辑生活正式开始。
温暖与安心的重叠是我在校报的体会。第一天的工作结束以后,吕老师发信息问我,“觉得今天怎么样,愿意继续在校报做助理编辑吗?”对一位本科时一直以“沉默”为生活基调、很少被关注的学生来说,只觉得这是一种鼓励。出于对老师们的喜欢和对专业实践的期待,我没有丝毫犹豫地说,“愿意继续跟着老师学习。”一直到现在,我始终庆幸于当时的决定,还记得刚来时老师们对我说,“我们办公室氛围很好的,你有什么不懂的直接问我们。”事实上的确如此。除了这些,收获的还有时常被“投喂”的零食、特产,或是对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关心。在办公室,不管是韩老师的随和、吕老师的开朗,还是唐老师与李老师的温柔,所遇所得,皆是幸运。
谨慎与求真的态度是我在校报的收获。还记得刚来的时候,老师们交代我助理编辑的工作——不确定的词语一定要查证、引用的来源必须查清楚、错字和错用标点符号的情况一定要避免……当时听的时候,只觉得这是基本的编辑知识,但当真正开始审稿、校对时,我才意识到基础知识和工作态度的重要。尽管已经把这些要点记得滚瓜烂熟,但稍不注意,就可能会忽略一个错字,或是忘记查证被引用文字的来源。每次把改好的稿子发给韩老师的时候,她总是会和我们强调,一定要仔细,再仔细。在日复一日的助理编辑工作中,浮躁的内心逐渐归于平静,在校报工作的经验,让我在学习上也始终保持谨慎与求真的态度,不断尝试突破自己。
校报不止满足了我对文字的热爱和对编辑职业的崇拜,也让我在偌大的校园里找到了归属感。在这里,我可以用文字记录校园生活,也可以通过每次校对和审稿看到学校的各种新变化;在这里,我见识过文笔斐然的同学,看到过娓娓道来的老师;在这里,我的心境逐渐完成了从躁动到谨慎的蜕变。来校报做助理编辑之前,很少专门在综合服务楼前驻足,每次都是匆匆路过。而如今,从宿舍楼到综合服务楼的路,成了我在青科最熟悉的地方,每每往来于此,一种归属感油然而生……
感谢老师带我走进校报,也感谢校报给我一个更能体验校园生活的平台。时间流逝,过往也将如日历般一页页向后翻去,与校报一起走过的日子将永远镌刻在我心中,成为我学生生涯中最珍贵的记忆。
岁月清风袅袅,校报流年恰好,继续谱写属于我们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