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共党史十二讲》有感
王乐昌
荐语:本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党的各个历史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专题,采取议题式的方式来带领大家回顾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的历史,特别是对一些现在比较模糊的认识进行廓清,对我们党的历史上所取得的成就、出现的失误进行深刻分析总结,带领我们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思维来认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奋斗实践。书中内容既叙述历史的“本然”,又分析历史的“所以然”,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实践性和针对性,对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一命题有很大的帮助。
鉴往事,知来者,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建党时50多名党员,发展成为今天已经拥有98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将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了让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通过书中缓缓叙写的文字,借助一个个鲜活生动,跃然纸上的形象,我们能够从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寻找“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答案。
中国共产党是使命型政党,始终坚持远大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921年,中共一大通过的纲领,写明“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这反映出它作为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党,以最终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跟别的党很不一样,或者说最不一样的,就是因为有远大理想信念。中国过去的一些政党,外国的一些政党,成立消亡很快,走马灯似的。有的党就是一些政客争权夺利的工具,而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直到现在,一直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种理想信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地捍卫国家民族利益。在革命斗争年代,“九一八事变”后第三天,中国共产党就发出通电,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够坚持八年之久,也得益于中国共产党人的英勇抗日,消灭了大量日本侵略军。东北抗日联军的将领杨靖宇,打到弹尽粮绝,最后就剩下一个人,也不投降。湘江战役中,面对国民党军队的重兵围剿,几万名红军将士用血肉之躯打开了一条掩护党中央突围的通道,从绝境中杀出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正是因为他们有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仰。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但是,无论是艰难险阻,还是生死考验,都没有动摇、迟滞我们党追求远大理想的决心和步伐。
中国共产党是学习型政党,始终坚持先进理论指引。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革命来说,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革命战争年代,在大革命遭到失败、敌我力量对比极端悬殊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样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正确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深深扎下了根。新中国成立后,在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过程中,党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成功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的实际出发,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是服务型政党,始终坚持站稳人民立场。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决议案,阐明中国共产党是“为无产群众奋斗的政党”。土地革命时期,党把“做群众工作”作为当时的三项任务之一,苏区干部“夜打灯笼访贫农”,人民军队在实践中总结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无不体现出鱼水相依、血肉相连的党群关系、军民关系。长征途中,三名女红军借宿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的军队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在敌后站稳脚跟,打开了局面,其中的关键是坚持动员人民、依靠人民,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人民以巨大的热情,以源源不绝的人力物力给予前线空前规模的支援。新中国成立后,党继续保持了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奋斗作风和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执政党能够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百年党史启示我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我们党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所在。
中国共产党是革命型政党,始终坚持推进自我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为什么能够在现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为什么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始终保持了自我革命精神,保持了承认并改正错误的勇气,一次次拿起手术刀来革除自身的病症,一次次靠自己解决了自身问题。这种能力既是我们党区别于世界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所在。”勇于自我革命,使中国共产党形成了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和机制,确保党自身出了问题能坚决主动予以纠正。在党的百年历史进程中,曾进行过一系列旨在确保党的马克思主义性质、保持党的正确方向、纯洁党的队伍、增强党的团结、增强党的政治引领力的革命性斗争。无论是八七会议还是遵义会议,无论是延安整风运动还是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都是党敢于进行自我革命的表现。党的十八大以后,我们党以敢于刀刃向内的勇气向党内顽瘴痼疾开刀,以一抓到底的钉钉子精神把管党治党要求落实落细,都体现了自我革命的决心和意志。从根本上说,也正是由于我们党具有自觉修正错误的勇气担当,坚决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从而探索出了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从而成为充满生机活力、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百年风雨兼程,百年沧桑巨变。正如一百年前,还是中国人民对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渴望;而一百年来的今天,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时代。重温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能够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怀,坚定我们继续前行的方向和信心,站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以史为鉴,立足现实,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从而不断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