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冰心小说《庄鸿的姊姊》
图书馆 赵晓芳
冰心有部分小说被称为“问题小说”,比如《斯人独憔悴》《两个家庭》《庄鸿的姊姊》《西风》《冬儿姑娘》,这些“问题小说”或是揭露社会时弊,或是探索人生,呈现出作家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思考。尽管这个文学流派因为“只提问题,不解决问题”被认为尚不成熟,但它起到的作用仍是深远的,因为提出问题本身就能激发广大民众思考与警醒。
《庄鸿的姊姊》是冰心在1919年写的一篇小说,隽永、端丽又让人沉重哀伤的文字给读者留下深刻的阅读体验。下面,就我个人的阅读感受,与诸位师友分享一二:
首先,本篇小说采用了冰心喜爱的一种写作形式——让作品中的一位人物来讲述故事,以此完成小说情节的铺排。这种方式较为灵巧,可以简化文章结构,也可以增加趣味,但是如此类型的文章数量太多的话会让人有点审美倦怠。然而,冰心作品中的婉转、生动常常让人在阅读过程中忽略这个问题。比如《冬儿》一篇,几乎全文都是一位“母亲”的讲述,《庄鸿的姊姊》一篇则显然增加了“我和弟弟”坐在圆桌前消闲的铺垫,在形式上更引人入胜一些。
其次,也是本篇文章的题目所示,“沉重”——意即对现实的揭露(“轻灵”则指冰心本篇小说的文笔和气韵,在本文的后面有所提及)。文学作品的价值之一在于它可以昭示现实或者鞭挞现实。自然,在这方面,鲁迅是楷模,他是以文字做武器的冷峻战士。而冰心,这样一位出身富足,生活顺风顺水且受过良好教育的温婉女子,有自己的另一种爱国方式——她凭借清丽、婉转甚至有些抒情气息的文字表达对现实的不满。这篇《庄鸿的姊姊》便是典型,它生动表现了冰心的这种斗争精神。若说鲁迅倡导的是“救救孩子”,冰心这篇作品倡导的便是“救救需要读书的少女”。男女不平等之问题自古以来就存在,加上家庭经济状况不好,让“庄鸿的姊姊”——一位天生聪颖、会念书且对学业充满热情的可爱少女失去了学习机会,被迫回家,然后慢慢抑郁而死。
一位热血青年心怀民族大义,家国之情,这是冰心在文字背后隐藏着的精神。她不是只知道歌颂爱与大自然的弱女子,她是理性且有志气的爱国青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洪流中的先行者。她让小说人物替她悲愤地发问:“我不明白为什么中交票要跌落?教育费为什么要拖欠?女子为什么就不必受教育?”有良知的读者在阅读到这篇小说时自会深省。
再次,色调的明暗对比。这是这篇文章的一个特色,它不是用灰色的色调贯穿全篇,而是有明暗色调的转换,让文章在表达沉重主题之余显出些轻灵气质,这正是冰心本人所具有的天然气质。比如小说开篇的几段话,传达出来温馨、幸福,以及悠闲的暖色调,读来像品尝了一小口甜酒,心情愉悦,“盘子中间放着一个大木瓜,香气很浓。四壁的梅花瘦影,交互横斜。炉火熊熊。灯火灿然。”多么安适美好!在姐弟俩欢快地谈天论地时,忽然来了弟弟的同学庄鸿,他来了,含泪说了自己姊姊去世的消息,接下来小说氛围的色调急转直下,便是哀哀的灰色调了。色调的明暗对比和转换,从艺术审美角度来看,会让读者体会到色调丰富的趣味,这也是本篇作品的艺术魅力之一。
至于本篇小说语言的清丽、轻盈、诗意,在此就不一一分析了,那是冰心独具魅力的文字特色,对我的吸引力是恒久且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