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院 张升瑜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驶过高中的夏,大学生活如约而至。在这个温暖的秋日午后,阳光透过柳树的缝隙洒在校园小路上。那个怀揣梦想、满怀好奇,对即将到来的新生活充满期待的大一新生,拉着行囊,走进青科的大门,开启新的旅程。
过了军训的入门关卡,新生活才真正开始。新生在于一个“新”字,对周围的一切都有些迷茫,不知道从何开始,也不清楚该怎样融入这个偌大的校园。学校各类学生组织纳新那天,我在弘毅广场闲逛,路过学通社的迎新地点时,一张五彩斑斓的海报吸引了我的目光,上面飘扬着“邀请新生参与”的字样。那时我遇到了一群充满活力的学长学姐,他们热情地向我介绍学通社的情况,我被这个大家庭的热情感染,毫不犹豫地加入学通社。于是,我打开了通往校园多彩世界的另一扇门。
如同在陌生环境中遇到了一座灯塔,从那一刻起,我的大学生活有了方向。在这里,我有了了解学校生活的渠道,也有了展现自己的舞台。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共同探讨、创作。我们的话题遍及校园生活、学术讨论、社会热点……无论是欢笑还是思考,都能够在学通社提供的天地中找寻到。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写作的技巧,更是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大家相互鼓励、相互启发,每篇文章都是我们共同的心血结晶。学长学姐耐心地指导我们如何提升写作水平,如何用更生动的语言表达,这对我而言,是难得的历练,也是不可多得的机会。
在写作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有一次,我写了一篇关于国庆节的文章,讲述了国庆节的热闹场面和国家发展中取得的成就。没想到,这篇文章引起了许多同学的共鸣,我收到了同学们的反馈,他们说我的文字令人感动,也让他们更加热爱这个充满活力的大家庭。对我而言,这无疑是一针“强心剂”,是成长路上的鲜花,也更坚定了我继续前行的信心。
在这个大家庭里,我还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林贤治说过,“得知己难,得文学知己尤难。”我们在学通社这个充满思想碰撞的空间里,分享着彼此的故事,一同成长、一起奋斗。这里无关乎其他,只有对写作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忱,每个人都在这片土壤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或许,我也曾陷入对自己的怀疑、对写作的迷茫,但在学通社,我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每篇文章都是我在青科留下的足迹,每个字都是我对生活的深情告白,这些独属于我的痕迹,我倍加珍惜。
与学通社的伙伴一起进行采访,是最有活力的工作,每次采访都是一次探索。每个人都是一座宝库,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而我很有幸能成为这些故事的记录者。每一个微笑的瞬间都有可能成就一篇文章,生活中的点滴经历也是最好的写作素材。
时光匆匆流转,我对学校逐渐熟悉,在学通社也已有些时日,在这里的经历,也将成为我大学生活中宝贵的一帧。每一次合作都是一次心灵的碰撞,每一篇文章都是心路历程的展示。写作,是我大学生活的调味剂,亦是一块磨刀石,不断敦促着我继续进步;写作,不仅是记录,更是一种发现自己、理解自己的过程。
大学生活是充满活力和希望的,而校报则是活力和希望的见证者。在每一个文字交织的瞬间,我都能感受到那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在这个初入大学的故事里,学通社成了我的引路明灯。我不再孤单,因为融入了这个温馨的大家庭;我不再迷茫,因为在写作的旅途中,我找到了自己。
故事依然在继续,我和学通社的路依然很长。愿校报越办越好,愿我们的大学生活越来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