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院 杜浩铭
秋风习习,落叶绵绵,当落叶轻轻击打着平静的地面,初冬的痕迹也漫上枝头。我伸手抓住缓慢下降的落叶,企图抓住秋的足迹,可秋风从我手中溜走,转眼便没了踪迹。它似乎在提醒我,时间易逝,前行者需抬头向前。
糖炒栗子的香甜扑面而来,烤地瓜的焦黄映入眼帘,来来往往的行人匆匆忙忙,而走进青科,汩汩喷泉前,是朗朗读书声。从清晨六点,就有同学开始陆续进入图书馆,开启紧张的备考生活。民谚有云:“一场秋雨一场寒。”天气渐冷,图书馆里的温度也逐渐下降。在图书馆遇到过艺术学院的小戴学姐,她是一个来自南方的姑娘,北方的秋冬冻得她不愿伸出手,但是她却说:“其实相比夏天,我更喜欢在冬天学习,冬天没那么烦躁,更容易静下心来。而且天冷下来以后,青岛游客少,学不下去的时候可以去看看海,让自己沉下心来。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财富,不仅是物质,还有精神层面上的。”
轻风细雨难以表达秋天的喜悦,秋风萧瑟,总是重重地打在人们的身上,关于秋天有什么样的回忆呢?信息学院的小侯同学说,他最喜欢在秋天吃火锅,牛油的辛辣与鲜嫩的肉片,滚烫的火锅与相聚的好友,热气腾腾间,舌尖上火辣辣,胃里热乎乎,心里暖洋洋。的确,美食带来的满足感与清冷的季节相互映衬,让人欲罢不能。处于紧张备考生活中的王雨学长也说,面对山堆一样的课本,每天的动力就是考完了吃顿好的,这顿好的已经超出一顿饭应有的重量了。
天高云淡,硕果飘香,身在异乡的同学们不免思念家乡和亲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当家乡的玉米金黄,在外求学的学子们不禁想念家乡的味道,尽管学校里有各式各样的美食,却唯独少了妈妈的味道和家乡的独特风味。
青科注重中外合作办学,招收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同学,天南海北的同学们汇聚一堂,大家相互介绍自己的家乡,可儿行千里母担忧,“特别是学习压力大的时候,恨不得立马请假回家。”但人终是要长大的,家是港湾,但船不能总是靠岸,对于这种思乡情绪,艺术学院的张雅文同学有自己的应对办法。她说:“我给自己一个确定的时间点,每天定点给家里打电话,学不下去的时候就算算还有几个小时就可以给家里打电话了,然后以倒计时的方式逼自己学习。”
万影皆因月,千声各为秋。每到十一月份,五四广场和栈桥就会聚集着一群海鸥,它们成群结队,扑棱着翅膀,在此停留。这一景象吸引了大量游客,很多人会带着面包和油条前来投喂。海鸥们轻轻啄食着人们手里的食物,或是哄抢地上的残渣,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美好嵌入秋天的美妙画卷。在青科,也有这样的一群“小伙伴”,它们有时出没在小树丛中,有时会躺在教学楼前的小广场,同学们也常常自备猫食和玩具去和它们玩耍。夕阳西下,同学们友爱的身影、小猫们喵喵地蹦来蹦去,落叶飘下,习习秋风带来的却是温暖重重。正所谓千声各为秋,这个世界也是小动物们的家。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秋天的青岛,用她浓郁的色彩和优雅的韵味,诉说关于季节的故事。阳光下的红叶与碧海蓝天交相辉映,衬得这座海滨城市更加引人入胜。金黄的落叶铺满林间小道,宛如一条金色的长河,引领着游客走进深秋的怀抱。青岛的大街小巷都在阐述着秋天的奥秘。你可以在海边散步,享受海风轻拂的温柔与宁静;你也可以走进中山公园,欣赏秋日菊展,感受独属于秋天的生机与活力。
青岛的秋天,是一幅美丽的画卷,用她的色彩和韵味诠释着大自然的壮美与和谐。让我们共同欣赏这份美丽,感受这个季节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