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期浏览 >> 2023年11月07日 >> 第四版 >> 正文

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发布日期:2023-11-08

法学院 韩佳欣

深秋,桂香飘满了青科大的校园,我们不仅享受秋天,也迎来了属于我们的节日——记者节。

去年此时,身为新生的我初入科大。第一次参加社团纳新时,整个操场熙熙攘攘,学通社的纳新点则选在西北一隅,学长学姐真诚谦和的介绍让我对学通社的印象十分深刻。从那一刻起,我与这个组织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学通社的第一项任务就是采访,兴奋与忐忑在心里交织。我们提前准备了采访问题,并了解了注意事项。初次校园采访,我蹩脚的话语让采访对象误解了我的意思,因此碰了壁。学姐安慰我不要灰心,再次尝试一下,并指导我调整采访方式,后来又接连采访了几位同学,颇为顺利。采访任务结束时,我不仅收获了满满的采访记录,还充满了成就感和幸福感。

在学通社工作一年后,我仍谨记学长学姐和老师们的教诲,始终保持一颗谨慎、客观、认真的心,用笔尖记录校园的美好故事,用镜头捕捉校园的精彩瞬间,用文章让更多人了解科大的更新变化。被颁发记者证的那一刻,我就感受到了强烈的责任感——我们书写的每一个字,询问的每一个问题,拍摄的每一张照片,都要客观真实。我们深入了解大学生活,认真倾听同学的想法,我们客观真实地传递同学们的想法和建议。

身为记者,我不但能接触到不同学院的老师和同学,还有机会从各种优秀采访人物的身上汲取奋斗的精神动力。采访优秀学生和校友时,我看到了他们身上的拼搏精神;采访参加双选会的学长学姐时,我看到了他们身上的韧劲与坚定。印象最深刻的是对顾雨荷学姐的采访,她说:“人生就是找到自己道路的过程,坚定自己的信念,一路走下去。”最终她也凭借四年的积累与自身的优秀,成功赢得了多家公司的青睐……不管岁月如何变迁,我都希望他们的故事能继续激励还在路上奋斗与拼搏的“科大人”。大概,这便是身为学生记者的意义。

心中有光,肩上有责。成为学通社记者的经历是我在大学生活里一抹难忘的记忆,它让我收获了珍贵的友谊、拥有了朝着目标奋斗的动力,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与期待。尽管今年只是成为学通社记者的第一年,但我们的故事仍将继续!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