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期浏览 >> 2023年06月06日 >> 第二版 >> 正文

深入调查研究,树立全面科学、求真务实和为人民服务的政绩观

发布日期:2023-06-08

党委常委、副校长 李志波

在省委的统一领导部署下,我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已进入第三阶段,“大兴调查研究,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是本阶段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所谓政绩,就是干部在工作岗位上履职尽责所取得的成绩和作出的贡献,集中反映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政绩观是干部自身对取得的政绩的总体看法和评价,体现了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施政从政的价值取向和指导思想。

一、深刻认识树立并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意义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长期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广大党员干部只有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才能自觉坚定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把全面从严治党各项部署落实落细;才能坚决同党内一些因错误的政绩观而产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进行斗争;才能不断地加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只有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保持战略定力,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敢于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有效化解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一名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决定了他的工作态度、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果。因此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按照主题教育有关要求和省委工作部署,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奋发有为推动我校各项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二、要牢固树立全面科学、求真务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绩观

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是全面科学的政绩观。政绩好不好不仅仅要看短期和局部的利益和指标,还应该看全局和长期的利益和指标,特别是事关我校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决策部署。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着力克服和解决重眼前轻长远、重局部轻全局、重主观轻实效、重上级轻师生、重物质轻精神、重虚招轻实干、重投入轻收益、重显绩轻潜绩等不正确的政绩观的影响。立足本职岗位,着眼学校发展全局,运用科学方法深入思考谋划学校发展的各项工作,真正做到全面科学推动我校各项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是求真务实的政绩观。求真务实是贯彻落实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要求,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党和国家事业的健康发展关键取决于广大党员干部能否做到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勇于创新,真正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克服急功近利、浮躁冒进情绪,不喊哗众取宠的空洞口号,不做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不提脱离实际的指标要求;要低下头、俯下身子,把握客观规律,坚持一切从我校实际出发,根据我校实际制定政策,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要发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按照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的精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善于运用“回头看”的方式方法推动全校各项重点工作落实。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聚焦我校高质量发展,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出实效、创实绩的事,不搞盲目蛮干、大干快上,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半拉子工程”,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绩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坚持把为师生服务好作为最重要的政绩,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与全校师生切身利益相关的实际问题,持续提升全校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成就感。

三、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有效途径

经常深入基层一线和实际生活,进行各种形式和类型的调查研究,掌握全面、真实、丰富、生动的第一手材料,有益于促进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转变工作作风、增进同师生的联系;有益于深切了解师生的需求、愿望和创造精神以及实践经验。做好调查研究,练好深入调查基本功,有助于增强自身的党性修养和树立科学全面,求真务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绩观。

四、调查研究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实事求是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传家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本次主题教育进一步强调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我们必须用好调查研究这一重要武器,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通过调查研究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去解决发现的问题。

在调查研究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坚守人民立场,坚守党性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听真话、察实情,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调查中要深入学院、深入师生一线、找准师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了解制约我校各项工作发展和我校教师在教学科研中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学校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的时候,也要深入师生中去调研,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向师生学习,从师生的创造性实践中获得正确认识,把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变为师生的自觉行动。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也为未来的发展规划好了蓝图。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严格按照党委整体工作部署,认真开展学习,深入调查研究,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结合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确立的“特色鲜明、走在前列”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任务,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我校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和堵点,创新方式方法,着力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