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期浏览 >> 2020年04月21日 >> 第四版 >> 正文

文字之外 本是生活

发布日期:2023-07-07

自动化学院 邓慧婵

读罢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只有一种诗情画意的淳朴民风之美。经大师之手,湘西活了起来,而湘西人也仿佛从画中走了出来。喜欢这种平凡之美,它宛如“画中有画,情意绵长”的画卷,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这位文学大师在文学创作上如鱼得水,殊不知在现实的生活中跌跌撞撞。可正因为有了逆境这本“教科书”,才让他的创作有了鲜活的素材和源源不断的灵感。正如他所言:“我得认识本人生活以外的生活,我的智慧应当从直接生活上得来,却不需从一本书、一句好话上学来。”生活本身就是一本大书,至于书中的故事精彩与否,需要自己去演绎。它可以是喜剧,也可以是悲剧,又或者是奋斗史。生活的主角始终都是你自己,而人生的空白页要你一页一页去填满。

与其说命运对他不公,不如说是上帝为他铺平了另一条道路,让他的生活更为丰富。书本的知识是有限的,然而生活这本大书是无穷无尽的。他亲近于大自然,寻找一个个生活疑难的答案。他面前的世界很宽广,但他不满足于当前,还要寻找一个更宽广的世界。渐渐地,他学会了许多东西,比如:学会了爬树、钓鱼、采笋子、采蕨菜……那些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日子,是那样的真实,那样的朴素。好好地玩一次,看各种水碾水碓,并各种形式水车,去油坊看桐子如何榨成油,去造纸工作场看制纸过程。这些经历看似不起眼,却是课本无法比拟的。有些事情唯有亲身经历了,才会有所感触。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想创作的灵感也是如此。在读一本好书的同时,我们也不要忘了去品读那本色香俱备,内容充实的“大书”,这是沈从文给我们的启示。

“生活虽然那么糟,性情却依旧那么强”。其实逆境并不是那么可怕,可怕的是你连走出逆境的勇气和决心都没有。当生活失意或在困难前举步维艰时,你可以想想那些伟大的人:贝多芬、托尔斯泰、杜甫等等,他们哪一个不是扼住命运的咽喉,唱响自己不凡的人生的?普希金曾说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只要你挺过来了,就将会迎来胜利的曙光。即使生活再苦再累,我们也应挺直腰板,不畏困难,自强不息。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正是多了些磨难,让人能够更快地成长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逆境出英才”。生活便是创作的灵魂,各式各样的经历让人生不再黯然失色。而这些磨难,或多或少会给人生带来一些思考。生活着,并思考着,去闯出自己的一片天,走遍想去的地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样的人生该是没有多大遗憾吧!

当死神突然降临身边时,你会感觉到生命的珍贵,产生一种危机感。死亡本是一念之间的事,没有太多的痛苦,可如若人生有太多的遗憾,曾经的愿望未曾实现就烟消云散了,那这样一辈子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沈从文有自己的梦想,便勇敢去奔赴,为自己的人生打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而朝气蓬勃的我们,还在犹豫什么呢?有梦,就应赶紧去追,生活总会给你一个答复的。

沈从文的文字很优美,而他的生活是苦涩充实的。读他的故事,我明白了:生活是一位智者,这里有我们挖掘不完的学问,必须用心领悟。品他的人生,我懂得了:要对梦想永不放弃,对生命倍加珍惜,也要对逆境多存感激之情。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