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特稿 >> 正文

【思政建设大家谈】郭江龙:由“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发布日期:2021-11-03

高等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统筹协调发展,是实现“三全育人”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途径。“思政课程”建设的关键在于教育教学,在于教师队伍建设。要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全方位发展,需要专业教师队伍守好责任田,使专业课与思政课能够形成合力,共同育人。因此,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要把握好课程教学中显性与隐性教育的统一性,对推动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以党的领导为政治引领的根本导向,认真落实好执行好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向心力,营造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新气象。“为谁培养人”是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所要明确的关键问题。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特点为导向,明确党管人才的工作原则,形成党领导下的高校教师队伍培养机制,发挥好“思政课程”作用的同时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为党培育好新人,为国培养好英才。要明确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政治导向,进一步强化高校教师队伍的政治引领,在教育教学中注重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引导,从而使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得到充分政治保障。在此基础上,使高校教师在教学育人中贯彻好党的教育方针,有针对性地结合专业课程内容特点,使思政理念和德育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让学生掌握好专业课程知识的同时,将以德育人作为师者己任,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重要引领,从而培养好德才兼备且能够堪当新时代大任的杰出新青年。

将立德树人作为协同育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课程思政”建设理念全面融入高等教育,以师德师风建设统筹高校教师队伍的发展,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应将立德树人贯通于学科发展、专业建设以及课程教学等各领域,教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教学宗旨来教,学生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培养目标来学。在保证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的前提下,要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推进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使广大教师将以德立身作为教育守则,将以德立学作为教育理念,将以德施教作为教育方法,坚持德育优先原则,最终实现将教书与育人统一于教育教学的目的。高等教育应强化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以提升德育能力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重点,以培养高素质“四有”好老师为工作目标,在教学理念上达到“三全育人”的认识高度。与此同时,要引导教师树立“课程思政”育人理念,提升德育教学能力,既为传道之业师亦为立德之人师,从而真正做到将立德树人理念有机融入专业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教育中去,确保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从而全面推动由“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发展。

以马克思主义为学科专业发展的理论指导,提升教师队伍的理论指导水平,全方位建构好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特点的学科专业体系。广大高校教师应把马克思主义观点和立场应用于学科学术体系建设中,以“课程思政”建设为切入点,使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得到统筹协力发展。高等院校众多的学科门类和专业课程都是“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高校教师则是各学科各专业教学研究的组织者和承担者。各专业课程皆有其不同学科特点,应在系统研究各学科专业的特殊发展规律的同时,把握好共有属性,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原则,深入挖掘各类不同学科中的思政元素,从而突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特征。因此,要围绕各专业学科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深入把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针对不同专业的课程特点和思维方法,探析专业教学中的思政元素。要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把握好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的风向标,使中国特色学科专业体系的德育价值得到充分彰显,在“课程思政”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学科专业布局的优化升级。

以“三全育人”为“课程思政”发展的总体目标,优化创新教师教育教学的方法,以教学改革为重要环节重点推进“思政课程”建设。要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要导向,多层次推动高校教学改革发展,使“课程思政”的育人总体目标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多维度发展。在“课程思政”改革中,高校教师要担负起组织者、建设者和执行者的重要责任,将思政育人的教育教学理念应用于教学改革中,将思政育人与专业教学紧密相结合,实现“课程思政”理念的知行合一,从教师队伍建设上切实解决好思政教育理念和专业课程教学间存在鸿沟这一突出问题。通过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增强“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丰富性和方法多样性,实现从教学方案到课程设计再到课堂展示的全面改革优化创新,在传承发扬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引导学生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以“思政课程”教学方法为借鉴,使思政教育的理念方法充分应用到专业课程教学的各环节,注重将线上线下和课上课下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利用,通过课前三分钟、主题微电影、社会实践以及朗诵辩论比赛等形式,使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重要载体作用得到凸显,从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从专人教育向全员教育的全方位转变。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 电话:88959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