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期浏览 >> 2025年4月29日 >> 第四版 >> 正文

以书为友 思悟邈行

发布日期:2025-04-30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侯新旺

在岁月的长河中悠然泛舟,书籍恰似熠熠生辉的璀璨星辰,亦如驱散迷雾的灯塔,始终以温暖而坚定的光芒,照亮我们踽踽前行的漫漫征途。

犹记初次翻开《斐多》时的感受,仿若踏入古希腊那片智慧圣域。彼时的我,正处于人生的迷茫期,对未来充满了困惑与不安。苏格拉底在生命的弥留之际,与友人纵论死亡与灵魂,其言语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阅读间,我仿佛置身于那间弥漫着思辨气息的斗室,目睹苏格拉底以从容之态直面死亡,以坚定之念捍卫真理。

那段时间,我反复研读《斐多》,每次阅读都有新的感悟。在现实的泥沼中挣扎时,《斐多》如同一剂心灵的良药,治愈我对未知的恐惧。它教会我在无常的人生中坚守对真理的信仰,在有限的时光里追求无限的智慧,以哲人的思辨精神审视生活的起落,于喧嚣尘世中寻得内心的宁静。从那时起,我便明白了读书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在书中找到指引自己前行的力量,让自己的灵魂得以滋养。

而《第七天》的出现,则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夜。我窝在沙发里,在昏黄的灯光下翻开了这本书。余华以其独特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光怪陆离的死后世界。主人公在旅程中回溯往昔人生,邂逅社会百态。那些被生活碾压的底层人物,那些在苦难中挣扎的灵魂,无不触动着我内心最柔软的角落。我沉浸在书中,随着主人公的脚步,感受着他的喜怒哀乐,仿佛自己也经历了一场生死之旅。《第七天》让我明白,读书是对人性的深度洞察,是对社会的冷峻审视,它使我们在他人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而更加珍视生命,更加坚定对正义与善良的追求。这也让我意识到,读书是与作者、书中人物的深度对话,通过这种对话,我们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在与书共友的时光里,我穿梭于不同世界的大街小巷,目睹着规则的严苛与人性的坚韧。阅读如同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人类思维的局限与无限可能。它让我意识到,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不过是广袤宇宙的一隅,唯有突破思维的禁锢,以开放的心态拥抱未知,才能领略到真理的浩瀚与深邃。

每一次翻开书页,都是与自我的对话;每一场阅读,都是与世界的相连。在这喧嚣的尘世中,书籍是一方静谧的净土,让人得以暂别纷扰,沉浸于思想的桃源。值此读书日,我愿在书籍的滋养下,书写属于自己的诗意篇章!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