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期浏览 >> 2025年4月1日 >> 第三版 >> 正文

在平凡中铸就伟大

发布日期:2025-04-03

——从《榜样9》看新时代的精神丰碑

机电工程学院 于超

在时代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平凡的身影闪耀着非凡的光芒,他们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行动,诠释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与热爱。《榜样9》将镜头精准对焦于平凡岗位上熠熠生辉的共产党员,他们以躬身入局的切实行动,深刻诠释着对党忠诚的赤子之心、服务人民的坚定信念。无论是扎根乡土、一心为民的乡村振兴领路人,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戍边战士,还是潜心钻研、突破进取的科研工作者……他们虽来自不同的领域,身份背景各异,但无一不怀揣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深沉热爱,在平凡的岗位书写不凡篇章。这些榜样人物并非遥不可及的传奇英雄,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躬耕实干者,他们以生命为笔、以初心为墨,生动地为基层党员干部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生动鲜活的现实样本。

精神坐标:汲取榜样力量的奋斗传承

在这些榜样人物身上,我们得以洞悉一脉相承、清晰可辨的精神谱系。范振喜始终以脱贫攻坚榜样标准为标杆,传承亲力亲为的精神。同样,钱素云不断从前辈医学大家的奋斗事迹中汲取力量,继承并弘扬救死扶伤的精神。这种精神的传承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在新时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就像北斗团队将“自主创新、开放融合”写入系统基因,既延续了“两弹一星”精神内核,又注入了全球化时代的新内涵。我们要成为这种精神的传播者和践行者,深度研习榜样事迹,借助日常交流互动、线上线下宣讲等多元途径,让榜样力量如春风化雨般浸润身边每一个人,激励党员群众以榜样为镜,在各自岗位上赓续和践行榜样精神。

实践淬炼:扎根平凡岗位的非凡创造

正是这种精神的传承,让每一个岗位都成为国家发展宏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拼图。无论身处何种岗位,共产党员都始终保持着对工作的热爱和对责任的坚守。林则银默默坚守岗位,以高度责任心保障工作;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边疆践行使命,不畏严寒酷暑,坚守边防,守护国家领土。将“国之大者”具化为“行之微者”,这无疑是共产党人最为弥足珍贵的政治品格。共产党员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应学习这些榜样,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视工作为崇高事业,把榜样精神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与科研实践中,将工作细化至每一个细微之处,以点滴努力汇聚不凡力量,在平凡中铸就非凡价值。

时代价值:砥砺初心前行的信仰之光

基层工作从来不是单打独斗,紧密无间、环环相扣的协作才是基层治理的真实图景。青岛新前湾码头党委深知,团结协作是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他们致力于强化团队建设,打造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并积极促进员工间的密切合作与深入交流。在港口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他们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攻克技术难关,推动港口的智能化、自动化发展。他们的事迹不仅展示了港口企业的创新发展之路,更展现了共产党人在推动事业发展中的责任与担当。我们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特长,踊跃投身科技创新团队项目,积极交流经验、共同攻克艰难险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汇聚涓涓细流、注入磅礴动力。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深情回望,《榜样9》中的每个身影都宛如时代的鲜明刻度。他们通过自身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他们用生命丈量信仰的高度,用行动标注初心的坐标,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漫漫征程中,这些精神坐标不仅是往昔岁月的醒目路标,更是指引未来前进方向的熠熠灯塔。随着更多人追随榜样之光成为“追光者”,这一力量必将汇聚成推动文明进步的星河,照亮新时代的赶考之路。我们不断汲取精神的力量,积极开展“榜样的力量”主题教育活动、设立党员先锋岗等,让广大青年学生以榜样为标杆,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榜样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必将转化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澎湃力量,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