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至11月2日,第十四届“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在西安举行。青岛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非你莫属——‘一带一路’非遗传播破局者”项目荣获“一带一路”国际邀请赛国家级银奖,取得了学校文科项目在此赛事的历史性突破。该项目由外国语学院教师赵洪娟担任第一指导老师,王士佳担任团队负责人,张晓丽、邱凌希、郭本升、陈瑞玲、汤丰萁、李向阳、GUDKOVA ALEKSANDR、ABUTOVAKSENIIA、KNEKTIS NATALI、MUWAFAQ、GHALEB、ILIA SHAMRAEV为团队成员。项目为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贡献了青春力量。
深研非遗 讲述中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恰似一颗璀璨的明珠,为这份悠久而深邃的文化增添了独特的光彩。项目负责人王士佳从小就对非遗情有独钟,“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一名外语人,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是我们的使命所在。”怀揣着这样的信念,他带领志同道合的伙伴们踏上了非遗的海外传播之路,用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书写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中国非遗有着丰厚的历史,从“知”非遗到“懂”非遗再到“讲”非遗,看似是个很简单的过程,实则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进行无数次调研实践。几年来,团队走访32个县市区、研习86种非遗,与非遗传承人进行了数百次深度访谈。在一次又一次实践中,团队逐渐瞄准了非遗海外传播的“破局”方式:拓宽传播群体,丰富传播方式,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助力非遗出海。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目前,非你莫属团队已将56种以中国非遗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了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塔吉克斯坦等1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书写了属于他们的时代答卷。
携手同行 披荆斩棘
正所谓“独木不成林”,非你莫属团队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位团队成员的努力。团队负责人王士佳负责统筹团队各项任务,他和张晓丽、郭本升、邱凌希是项目的“大脑”,主要负责把握项目的核心思路;汤丰萁和娜塔丽负责故事的理顺和讲述;陈瑞玲负责PPT和展板的制作……成员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共同推进、完善项目。
“我很高兴能够加入团队当中,我把中国文化带回了我的家乡,讲给了我的亲人朋友们,他们很喜欢。”来自俄罗斯的娜塔丽兴奋地分享着自己的经历。
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团队遭遇了一段“瓶颈期”。这段时间里,工作强度大,任务繁重,“看不到尽头”的努力让大家身心俱疲。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艰难时刻,团队的力量显得尤为重要。团队成员相互之间伸出援手,用鼓励的话语和坚定的信念支撑着彼此。“我们共同协作,将每一项任务都妥善办好,”郭本升在采访时说,“团队让我们在困境中找到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踔厉奋发 行稳致远
准备“挑战杯”的这半年,王士佳用两个词进行了总结。一个是“信心”,一个是“耐心”。“相信的力量永远是无穷的。所谓信心,首先是要相信自己,其次是相信团队,相信大家每个人都能做好。一遍遍打磨项目,一次次调整思路,都需要耐下性子来,才能去把这件事情做下去。”他觉得一定要沉下心来“磨”项目,好比铁杵磨成针,日积月累才能水滴石穿。
将项目“磨”精细的秘诀之一是“抠”细节。细节展现态度,态度决定成败。小到答辩时的肢体动作、PPT里面的暗纹配色;大到答辩的逻辑结构、项目的规划整理,团队中每一个人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指导老师赵洪娟教授回忆道:“凌晨1点多他们还在‘头脑风暴’,一大早7点又继续投入战斗了。同学们很不容易,但是一切都值得,为大家骄傲!”
在比赛中,团队最终荣获“一带一路”国际邀请赛国家级银奖,取得了学校文科项目在此赛事的历史性突破。“我们一直相信一句话,努力就有回报。所以我们做了,做出来了,我们被看到了,被大家认可了。”团队成员们在赛后激动地说。
奔赴山海 挺膺担当
“文科不同于理科,相对而言专业壁垒较少,能够有这样的突破不容易。”回首整个项目历程,大家很是感慨。“我们一起熬过了很多次通宵,走过了很多地方,进行了无数次模拟答辩。回头看看,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王士佳打趣地说,“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当你向外国语学院楼看去,唯一亮着的办公室大概率就是我们的了。”那间小小的办公室,对他们来说已经有了“家”的感觉。
在西安决赛的“神仙打架”现场,他们也见到了更大的世界。张晓丽在回顾决赛经历时说:“有一位媒体老师过来观摩,她说我们的项目真正做到了媒体人的心坎里。我愈加感觉责任重大,也更有自信走下去了。”很幸运,在这条文化对外传播的道路上有很多的并行者,中国非遗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看到。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当代青年的重要使命。谈到未来,非你莫属团队希望可以带动更多青年加入中国故事海外传播队伍中,坚定文化自信,胸怀“国之大者”,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本报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