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期浏览 >> 2024年3月26日 >> 第四版 >> 正文

奇妙的遇见

发布日期:2024-04-24

图书馆 赵晓芳

那应该是在一个周末,我坐在四方校区图书馆的科技书库内值班,时断时续地有人过来还书、借书。

这时候,一位戴着帽子和眼镜的圆脸年轻女性,递过来她的借书卡,俯身还书,她的同伴——一位年轻男子站在大厅的窗户前往外看。

还书时,她冲我微微地笑,我在借书卡上看到了“校报”两个字。“天呢!”我的心里轻呼一声。之前偶尔写写散文,不过几乎都是发在自己的QQ空间里,也有过投稿念头,但因没有投稿的路径,也便作罢了。近期又写了一篇散文,恰好遇到校报老师,是不是天赐良机?自年少时候我便感觉编辑工作是一个神圣的职业,真有机会能面对面交谈的时候,我有些紧张,心想不能太唐突地询问。

就在这个时候,我发现她的书过期了,电脑的系统里自动跳出逾期使用费,钱不多,几块几毛的样子。我告知她要交钱,她一点也不恼,取出一个极为小巧的黄色塑料罐,摁一下,“砰”,罐子口开了,倒出几枚亮闪闪的硬币递给我。我看呆了,这才有了我们下面的对话。

“这是什么呀?”

“装零钱的。”

“真好玩。”

她顿了一下,端详着手里的黄色小塑料罐。之后就和同伴进书库找书了,她把借的几本书放在我工作的电脑前时,将那个黄色小塑料罐一并递到我面前,“送给你吧!”她说。我惊讶地抬起头,看着近视镜片后她温和的眼睛,布满了清柔的光芒。“你喜欢就送给你了。”她说。“那怎么好意思?”我一边推辞,一边在她温暖眼神的鼓励下,不由自主地接过来。一推一让间,我有点晕眩,继而问道,“我可以向校报投稿吗?”

“可以呀!”她欢喜地笑,“欢迎你投稿!”

“怎么投稿呢?”我问。她便加了我的QQ好友,让我把稿件投到她的邮箱里去。

目送着她和同伴离开图书馆,我便伏案修改稿件——一篇暑假出去游览时写的文稿,题目为《与天津的初次相遇》,1000多字的样子。几天后,我就把稿件发到了她的邮箱里,她一直在赞扬我的文笔。很快,文章在《青岛科技大学报》副刊发出来了,她将刚印出的还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报纸送来,我有些飘飘然地接过,我们的笑容再一次碰撞在一起,空气里划出快乐的水花。我还将校报送给父亲,指给他看我写的那篇文章,他笑逐颜开地祝贺我,然后举起放大镜,逐字逐句读去。

有了第一篇,就有第二篇,第三篇……仿佛受到某种召唤,我怀了极大的兴趣来书写散文,在写作中,感受着生活中细微的动人之美——仿佛生活中布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写作恰巧能将其完整描绘。

对于我每一篇刚出炉的文章,在校报工作的她都无一例外地给予赞美和鼓励,还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的呢。不知不觉中,我们已成为好朋友,一起在学校食堂吃午饭,一起欣赏校园里富丽幽香的牡丹花,一起看高大又金灿灿的银杏树,一起走进她工作的编辑部——那一间被法国梧桐树和爬山虎呵护着的古雅办公楼中的小屋,每逢周三,新印刷出的厚厚的校报便会被摞在门口,等着被分发到各处……

她是朱瑞娟老师,从第一次见面时一位戴着眼镜、很爱笑的姑娘,到十年后成为一位温柔的妈妈,她在校报编辑部辛勤工作了十年,这十年间,在她的鼓励下,我的文字写作能力也逐渐提高,甚至出版了一本诗集,一切仿佛都是命中注定。但我想,正是初次相遇时的温暖照亮了后来漫长的路,使我向着有意义的方向迈进,在纷杂的世间也不会迷失自己。

如今,校报创刊已经60余年,出刊已满1000期,它载着我们青科大的荣光以及许多师生的思想和足迹,如此厚重且珍贵。此刻,我想对校报所有付出殷殷汗水的编辑老师们说一声:感谢有您!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