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期浏览 >> 2024年3月12日 >> 第四版 >> 正文

轻舟已过万重山

发布日期:2024-04-26

中德科技学院 黄鑫皓

生命中总有一些记忆深埋心底,纵然时光飞逝,它们也不会因此消了颜色,褪了芬芳,反而在时间的冲洗下愈加鲜艳,成为温暖我们的财富。也许在多年以后,你会遇见许许多多的人,走过很长的路,蓦然回首,发现那些遇见的人、走过的路、收获的温暖,都成为了指引前路方向的光。

一年前,我满腔热忱地迈入了青岛科技大学的校门,机缘巧合之下加入了学通社,成为了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在这里,我可以把所见所思皆化为文字,讲好独属于我们科大的故事,把来自校园角落的温暖传递给更多的青科人。

一年的时间,不长亦不短,期间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从特殊时期的防控记录到“十佳班长”的采访,再到“十大优秀学生”的采访。每次经历都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们的校园,在撰写文稿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以手中笔墨描绘星河山川的力量,这都是学通社给予我的成长。

依稀记得第一次交稿给组长的情景,我惴惴不安地把文件发给组长后,紧张地询问我的稿件怎么样?组长很快就指出了稿件中的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顾不上休息,我立刻打开电脑进行修改,在不知检查了多少遍后,按捺住激动的心情,把稿件再次发给组长,得到的是一句我期望已久的“写得不错”,那时的欣喜我至今记忆犹新。尽管有时候会因素材缺乏而苦恼,也会因为稿件的反复修改而烦闷,但每当我看到自己的稿件被刊登在校报上时,一切都是值得的,也让我意识到自己对文字和写作的热爱。

手握青春笔杆,点蘸岁月墨汁,在时光的页面上,书写生活感悟和校园新事。于我而言,校报承载的不仅是一段段文字,更是无数个青科人的青春记忆。青春是不耐久藏的东西,桌上的报纸已经微微泛黄,而那些为之努力的回忆却始终萦绕于心。我会永远记得那些反复润色文字的日夜,也会坚守对校报的热爱。

在每一次摄影中捕捉情感,在每一场采访里感悟人生,在每一篇稿子里沉淀心性。与校报结缘的这一年里,有辛劳、有彷徨、有历练、也有收获,每一段经历都弥足珍贵,每一次成长都值得珍藏,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怀着最初的满腔热忱继续砥砺前行!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