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期浏览 >> 2019年10月29日 >> 第四版 >> 正文

爱、生命和牺牲

发布日期:2023-11-02

环境学院  林炜

岁月如梭,当我们从父母为我们布置的童话中长大,才渐渐发现真实的生活也许并不是如此。当真正的黑暗降临,在原始人性面前,往日的秩序也许就是海市蜃楼,既定的正义大厦也许濒临崩塌。

生命是什么?爱是什么?我们始终在行走,在人生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高,迷恋上了无止境的成就感,燃烧生命追寻名利,却忽略了身边纯真的感情,生活的不易让我们渐渐忘记了亲人的温暖,藐视了朋友的关怀,甚至忘记了为谁而打拼。也许在我们真正懂爱之后才能意识到生命的可贵和短暂。也许正是因为这份来之不易,当荒芜和绝望决堤,每个人用自己的方式阻止着属于自己的爱在灾难中分崩离析。

影片《我不是药神》中,讲述了一个小人物引出的一场利益与生命的纠缠,罪恶和正义的悖论。贫穷的无力和续命的奢侈摩擦出了犯罪的火花,千万滴苦涩的泪水是对固有正义的拷问,生命已逝,往日成灰,面对求生的撕心裂肺,是对生命的慈悲亦是对自我的救赎。如果用一种严格的眼光审视前期程勇这个人物,他以一笔不义之财走向了“人生巅峰”,道貌岸然地抹消着走私的记忆,着实惹人唾弃。但是生命的脆弱和他人眼神的灼烧让他人性的光辉一面觉醒了,他冒险甚至赔本为千百个患者带来生命的火种。程勇的犯罪引发了内心的矛盾,查案警察原有的正义观开始动摇,他不惜用自己的仕途做筹码,放弃对案件的追查,为患者让出一条生命通道。当身处绝望的人们再次看到曙光,那无限跃动的求生信息让人声泪俱下,这一刻,程勇违反了法律,却赢了人性和正义!

《釜山行》中,被丧尸病毒感染而失去理智的人们只剩下对血肉的原始冲动,其实一扇并未上锁的拉门便能轻易将他们拦住,但最后平安到达釜山的却只剩下了仅仅两人,是什么让整列车厢的人都走向了死亡?真的是丧尸吗?我想真正将幸存者们一步步推向深渊的,其实是难测的人心。安全的人们不惜将幸存者拒之门外,甚至赶出车厢,求生时人性的自私和冷漠展露无遗。虽然在荧幕前的我看到这一幕咬牙切齿,却不知倘若当真身临其境自己会做出何种选择,也许也只是在哄吵中沉默,心痛地看着后来人悲伤恐惧的侧脸。

影片的最后,被感染的石宇深知要在他失去理智之前离开心爱的女儿,他捧住女儿的脸时有太多的话想说,但却只能不断重复女儿的名字,声音愈发颤抖,他的眼睛里满是恐惧和不舍,他想和女儿再待一会儿,哪怕再长一秒。在他微笑着跳下火车的那一刻,他明白了作为父亲应给女儿的爱。

其实在这场灾难中每个人都没有错,只是在生命和牺牲之间做出了不一样的抉择。有些人为了自己牺牲了别人,有些人为了爱牺牲了自己。灾难如同一个熔炉,融化了原有的秩序和规则,自然的恶劣和人性的善恶在此刻尽显,所有的伪善和黑暗都无所遁形。等待着所有幸存者的是对理智的考量和灵魂的锤炼。

两部影片的最后,很多人为了他人的生命,倒在了自己所爱的人的面前。吕受益的离去唤醒了程勇的爱心,黄毛的鲜血筑起了患者们多一天的新生,程勇的入狱引起社会的反思,为千千万万的血液病患者带来了福音。再看列车上的摔跤手,用自己的勇气带动了石宇的奉献之心,用自己的身躯拓幸存者分秒的生路。许许多多的小人物在灾难面前构筑起了人性光辉,让本已冰凉绝望的心感受到生命的暖流。

两部影片都或多或少地揭露人内心中最本质的东西,在社会上行走的时间越长,人们就越会掩饰自己的内心,而灾难会把这些面具尽数撕碎,将人们的内心世界展露。人与茹毛饮血的动物不同正是因为人有人性,这份特殊的天赋也许会让他人如沐春风,也许会带来灭顶之灾。人之初,性本善,这便是小秀安在灾难来临时刻与成年人们表现不同的原因,成年人世界中的虚伪和利益纠缠让本已黑暗的夜幕又充斥上了一层绝望的迷烟,当然这其中也有心中光明的人,但数量实在太少,不由得让人心生悲哀。博爱奉献和自私逃避永远都在纠缠,如何选择,是对是错?在所爱之人面前,牺牲是那么情愿,但又谈何容易。

纵使世事无常,人心难料,却始终有一群人负重前行,也许前方迷雾重重,却不能阻止我们追逐晴空,正如顾城所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要用它寻找光明”。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