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记者 王慧玲 邓慧婵 綦琪
实惠——一切为了学生
学校师生日常生活必备的餐食,是由食堂工作人员日以继夜的努力来守护的。双一流大学建设,需要有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学科,同时也少不了一流的后勤保障,为学校师生的日常生活保驾护航。
中午12点,科大之声如约响起,叫醒了人们的耳朵,也叫醒了人们的肚子。在南苑食堂一楼,每逢饭点,都可以看到排骨米饭的窗口前排着一条长长的队。来到窗口前,你便可以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阿姨一边问着要哪个菜,一边娴熟地盛着菜。
负责该窗口分饭工作的是曹阿姨,她的家乡在济宁,在这里三年一直工作在排骨米饭窗口。为什么30号窗口如此受欢迎呢?曹阿姨坦言:“我来餐厅工作的初衷是为了学生,能够为学生服务,我会从心底里高兴,因为我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凡是经常来30号窗口打饭的同学都会这样评价:“这家的饭菜既实惠又好吃。”曹阿姨的窗口鲜少涨价,一荤一素加上主食总共五元五角钱。对此曹阿姨解释道:“这是学校统一规定的价格表,同学们和老师们觉得便宜实惠,乐意来这吃,我也替他们感到高兴,那么自己辛苦一点也无所谓了。”
如果说实惠是曹阿姨窗口的魅力,那么速度,就是30号窗口的口碑。随着一声声的询问,曹阿姨打饭的手左右翻飞,十秒钟就可以完成一次盛饭打包。所以尽管30号窗口前的队伍排很长,还是会有很多同学前赴后继地排队。
热情——永远不改初心
同样是早上四点钟,12号台湾特色鸡排饭窗口的孙阿姨也已经起床准备去学校了。今年48岁的孙阿姨来自黑龙江,在老家开了十几年幼儿园,机缘巧合下转行卖起了鸡排饭。
孙阿姨虽然是今年3月初刚到青科南苑食堂,但也已经收获了一批忠实的食客。提到孙阿姨,来这打过饭的人都会记起她的热情。孙阿姨每天都会以饱满的热情接待每一位来打饭的同学。对孙阿姨来说,来打饭的学生们跟她在幼儿园相处的小朋友们一样,都是孩子,每次看到孩子们来吃饭,孙阿姨就会特别热情地对待他们。孙阿姨笑着说:“你们的心情好了,我的心情自然也会好起来。既然大家都高高兴兴地来吃饭,我又能让大家开开心心地吃上饭,我怎能不开心呢?”
孙阿姨早上4点多就起床来餐厅洗米、准备一下食材。由于她对食物有很高的要求,别人做的总是放心不下,于是她就凡事亲力亲为。从清早起床一直到9点餐厅关门,她才回到在学校附近租的房子休息。干一行,爱一行。不管干什么,都要有热忱。只有真正喜欢这份工作,全心全意去做,才对得起这一份职业。“看到这么多前来打饭的老师和同学们,我感到很高兴,同时也越来越喜欢这些青春洋溢的孩子们,不舍得离开,就更要坚守这个岗位了。”
感动——意外暖心祝福
作为青科最受欢迎的十大美食之一的江西瓦罐,也是吸引了不少的“觅食者”。各种口味的浓郁鲜汤盛在厚壁陶罐中,美味又健康,深受新生的追捧。而今年,也是“瓦罐小哥”李振兴在学校食堂工作的第七个年头了。
小哥去年结婚时在学校引起了一次不小的轰动。回乡前他在3号窗口上贴了一张白纸,上面解释了自己回家办喜事,改天再开张。没想到回来时看到这张纸上写满了来自同学们祝福的话语。对此,小哥表示自己很是意外,同时也感受到了同学们对他的信任。而那张写满祝福的纸,被他拿回老家收藏着,也许,这是他辛勤付出的见证,也是他坚持做下去的动力。除了在固定窗口内打饭的工作人员们,食堂里也有一群提着桶,拿着抹布的“蓝大褂”。他们穿梭于每一排每一列餐桌间,有吃饭的学生,就会有他们的身影,他们真正空闲的时间屈指可数。也只有等到餐厅没人吃饭,自己的任务完成了,才可以坐着小憩一会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十二时辰,而我们,离不开食堂的十二时辰。是学校的后勤保障为我们把关,让我们吃的安心;是食堂的工作人员为我们服务,让我们吃的顺心。在这十二时辰里陪伴我们的人,都是最亲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