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期浏览 >> 2022年05月31日 >> 第四版 >> 正文

心凝结 梦同圆

发布日期:2022-06-01

经管学院 刘国琪

在那个积贫积弱的时代,西方侵略者把炮弹射向了中国,留下了一座用中国人的尸骨、古城墙的残骸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积砌而成的界碑,当时中华民族处于难以赓续的深重危机之中,整个中国呈现出一派凋零的景象!血染的界碑标示着血染的历史。抚摸圆明园的断壁残垣,眺望刘公岛上的血迹斑斑,一个个不平等条约,有哪一个不是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血泪与仇恨!

斑驳的历史风雨淹不去耻辱的痕迹。当罪恶的鸦片一步步蚕食中国人的意志与灵魂;当圆明园那把冲天的火光长烧不灭;当侵略者的铁靴踏在中国的脊梁之上,我们该怎么办?是像清王朝一样苟且偷安,像汪精卫一般卖国求荣,像袁世凯那样鱼肉百姓?

在那个危难的时代,中国共产党站出来给予坚定的回答:不!我们绝不!我们要做中国的脊梁,绝不屈服!他们用自己的爱国信念燃起不屈的战旗,无数热血志士扛起战斗的旗帜,穿越荆棘与黑暗,拯救故乡于水火。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只为“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翻开革命的史册,一页页、一行行,历历在目。怎能忘记秋瑾女士那“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悲怆与苍凉;怎能忘记吉鸿昌将军“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豪言壮语;怎能忘记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怎能忘记李大钊泣血陈词、大声疾呼号召民族的奋起;怎能忘记江姐受尽苦刑的折磨仍不屈服;怎能忘记那长征路上倒不下的军魂!

当我站在赤水河畔,仿佛又看到了英勇的战士们奋勇拼杀四渡赤水;当我站在泸定桥上,仿佛又看到了那一块块染满血迹的木板,那一个个坠落的身影;当我站在夹金山脚,仿佛又看到了那一张张沾满雪霜的面庞,那一个个长眠于此的英雄。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绝不向恶势力屈服的傲骨,这是勇敢顽强的红色基因!

几度风雨,几载春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一次又一次地书写了光辉的历史。我们洗去了昨日的耻辱,重新以大国的身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红色基因给予我们前行的动力,新时代的我们应传承红色基因,加入属于新时代的新鲜力量,敢担当、有作为、再创新。

回望百年党史,千千万万青年为了理想信念艰辛探索、奋发图强,不惜付出宝贵的生命。踏上新征程,我们新时代的广大青年应该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奋进,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集体献词中的一声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催人奋进、振奋人心。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在祖国欣欣向荣、高速发展的时刻,我们要刻苦学习,勇于拼搏,自强不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历史的车轮从未停下。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红色基因让华夏儿女成为每个时代的传奇,每个时代的新人都传承了那传奇的红色基因。生生不息的红色基因一直在中华儿女的血液里流淌、传承着。我们一定不辜负历史的重托,就像李大钊期望的那样:“让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正气在青春的火焰中再现!让华夏神州五千年的雄健国魂在青春的火焰中再生!”前路惊涛骇浪,众志克艰破险,伟业定能全。

08.JPG

06.JPG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