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期浏览 >> 2022年05月31日 >> 第四版 >> 正文

浮生若梦

发布日期:2022-06-01

——读《京华烟云》有感

外语学院 徐洋洋

如果要评价《京华烟云》这部小说,相信大部分人都会和林语堂的女儿林如斯达成共识,认为将其定为一本描写中国的书最为合适。林语堂在序言中写道:“本书对现代中国人的生活,既非维护其完美,亦非揭发其罪恶。”同时用这样一段话阐释了自己创作这本书的目的:“只是叙述当代中国男女如何成长,如何过活,如何爱,如何恨,如何争吵,如何宽恕,如何受难,如何享乐,如何养成某些生活习惯,如何形成某些思维方式,尤其是在此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尘世生活里,如何适应其生活环境而已。”也许“浮生若梦”就是这本书的主旨,这其中的佳话也好,哲学也好,亦或是历史演义和风俗变迁也好,融入了人物的喜怒哀乐与庄子理论之后,就有了让读者不忍将眼泪咽下去的力量,也是因此,这部长篇小说成为了现代中国的一本伟大小说。

《京华烟云》的每一卷都以一句庄子语录引出,透露着道家的意蕴。就像第一卷《道家女儿》的开篇:“大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也因此注定了这一卷的主要人物与所谓的“大道”之间有不可割裂的联系。一开始的场景描写也是十分耐人寻味:“太阳从东方升起来,照着那座宅第的大门,巨大梧桐树的叶子上,晨间的清露珠光闪耀。这栋房子便是姚家的住宅。”而书中所描写的那小小的黑漆门中,就走出了林语堂先生笔下的灵魂人物木兰。在兵荒马乱之中,她与家人失散,也由此引发了她一生中值得研究的生活变迁。经历了接二连三的起伏跌宕与人世波澜,木兰没能与她心里的那个人走到一起。

第一卷开头处,其实有一句话是有着些许预言意味的。“在人的一生,有些细微之事,本身毫无意义可言,却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事过境迁之后,回顾其因果关系,却发现其影响之大,殊可惊人。”读罢回头再看这句话,才恍然觉得的确如此,木兰曲折多变的一生就是从那天她所做的选择开始的。在林语堂先生的心中,木兰其实是一个理想的新女性形象。他曾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或许是因为比平常人更曲折动荡的环境,更加突出了木兰的乐观和勇气。她牢记着父亲的教诲:“正直自持,则外邪不能侵。”或许在当下,我们很难遭遇书中所描写的那种动荡,但是我们难免会遇到难以抉择的十字路口,在这时,这句话依然适用于我们每一个当代青年人。

“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故事到了《庭院悲剧》这一卷时,就最为深刻也最为准确的体现了浮生若梦的主旨。笔触转到了姚家庭院,一出出悲剧的展现让剧中人和读者都不禁感慨究竟何为人生,何为梦也。在这一卷的最后这样写道:“姚思安剃去了头发,换了一件粗布长袍,向哭泣的家人郑重告别。不许家人远送,说十年后再回来探望他们。然后拿了一根拐杖走出家门,不知去向了。”林语堂先生在这里保留了姚思安先生的道家气质,经历种种变故之后,他理应认为自己对家庭职责已尽,选择了外出云游也正符合他道家高士的形象。也许是在接踵而来的悲剧打击下,人们反而能够保持足够的清醒,也能够怀着对曙光的渴望继续前行。

小说以《秋季歌声》为最终卷,描写了在五四运动到来前夕,新思想在悄悄萌芽时,这20年间曾姚两家的生活。在国难面前,作为一个中国人,他们奋起反抗侵略者。在战争面前,没有小姐丫头,没有富有贫穷,时事正在驱使人性发生转变。从木兰的角度来看,她感慨于在难民千千万万数不尽的艰难困苦之中,她没听见一个人说反对抗日政策,所见到的这些人,都宁愿要战争,不愿身为亡国奴。就在木兰抒发颇多感慨的同时,她也真正完成了自身的转变。

林语堂先生最终以《秋季歌声》这一卷来为这部小说结尾,其中的原因是值得寻味的。这部贯穿道家理论,受庄子影响深远的著作,用林如斯的话来讲,“相当于庄子犹如上帝,出三句题目教林语堂去做”。而《秋季歌声》则以这样的循环之道为宗旨:秋天树叶衰落之时,春已开始,起伏循环,天道也。木兰一家远离杭州西行的途中,她收留了三个孤儿和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在这样一个人人逃难、人人自危的时期,木兰看到路边流离失所的孩童时,坚决的带着孩童一路向前,这种大爱一般人很难做到。在全书接近尾声时,有这样一个情节照应了这句话,也照应了这一卷或者说全书的主旨。木兰觉得哺育这个婴儿,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中国的将来,是绵延的生命。她感到自己虽然已经处于生命的秋季,但是下一代的生命却处于春季。她看到了曙光,似乎也明白了,为何人们选择义无反顾的前进与抗争。

当林语堂先生写到此书的最后一页时,也就是最壮丽的那一部分,他再一次热泪盈眶了。这一次他不是为个人悲伤而流泪,而是和木兰一起被伟大的人民所感动。如果说直接去弘扬儒道融合思想难以引起共鸣,那么林语堂先生则是将人性哲学与其相结合,整理成故事,给人以更强大的震撼力量。而故事的结尾是这样一段深远的话:“在遥远的地平线上,高耸入云的天台山巍然矗立。它在道家的神话里,是神圣的灵山,是姚老先生的精神所寄之地。在庙门前,老方丈仍然站立。他仍然看得见木兰,孙亚,他们的儿女,与他们同行的孩子们,所有他们的影子。他看了一段时间。一直到他们渐渐和别人的影子混溶在一处,消失在尘土飞扬下走向灵山的人群里——走向中国伟大内地的人群里。”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 电话:88959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