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巴艳,是信息学院集成181的一名哈萨克族学生。我出生于新疆阿勒泰地区,是党和国家的政策扶持让我这么一个出生于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女孩能够有幸走出大山,继续学习、深造,有机会看看家乡之外广阔而又多彩的世界。

2020年初,出现了新冠肺炎疫情。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待在自己的家乡,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我感受到了家乡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与使命担当。当然,这些也离不开国家脱贫攻坚战所取得的成就。
为庆祝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景呈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带领全疆各族人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恢弘历史进程,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指导新疆广播电视台摄制了六集脱贫攻坚纪录片《丰碑·新疆脱贫攻坚纪实》,纪录片围绕自治区脱贫攻坚的具体做法、显著成效和宝贵经验,展现脱贫攻坚战线涌现的典型事件和人物,集中体现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在新疆大地的生动实践和自治区脱贫攻坚取得的非凡成就。
在大多数人的心目当中,新疆还是那个耸立着巍巍天山,遍布着荒漠戈壁、辽阔草原,又奔腾着肥壮牛羊的落后形象,而现在的新疆却悄悄旧貌换了新颜,逐渐有了现代化的气息:高楼林立的城市,日新月异的农村以及四通八达的公路,无不彰显着新时代新疆的独特魅力;还有这里奇特壮美的风光景色,独具一格的异域风情以及热情好客的各族伙伴,无不让过往的游人流连忘返。
新疆的山山水水都是美景:在过去,新疆的旅游特色只是些自然景色的单调展览;而现在,随着政府逐渐加大对新疆旅游行业的开发力度,在新疆广袤的土地上,旅游景点随处可见,这不但直接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还扩大了新疆的知名度,吸引了一大批前来观光游览的游客,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我的家乡和家乡的文化。
新疆的农牧民都住上了抗震的房屋:过去,土房子广布于新疆大地;而现在,由于国家的大力资助,越来越多的父老乡亲们住上了期盼已久的楼房,绝大多数农牧民也都住上了安全系数很高的抗震房屋。
新疆人民的出行方式变得更为便捷:从过去蜿蜒曲折的泥泞土路到现在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从过去的牛车、马车到现在的地铁、高铁;甚至对于民用机场、民用航空这些交通设施和工具,人们也从过去的惊奇诧异到现在的习以为常。
新疆人民的支付方式也变得更为多样:在我的家乡,移动支付方式也越来越普及,无论是在小商店还是在大超市,无论是去看电影还是去餐厅吃饭,人们都可以用手机进行支付了。
新疆地区的教育政策落地扎根:在繁华的大城市中学习、生活是每一名新疆学子内心最深切的渴望。基于对青少年的亲切关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新疆的教育建设,而我正是这一利好政策的受益者。在国家优惠政策的扶持下,我有幸在石河子读了内初班,在北京读了内高班,如今又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青岛科技大学。对于享受到的这一切,我都十分感恩,在未来,我一定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更多的人。
新疆人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过去,由于政策不完善,信息不畅通,“看病难、治病难”的问题导致新疆人民不敢病、也不敢治;而现在,随着社保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各项惠民政策的贯彻落实,乡亲们每年都可以享受到免费的体检和高额度的医保报销,人民的生活得到了保障,幸福指数也飞速提高。
新疆是著名的瓜果飘香之地。在新疆,有一首著名的民谣:“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过去,由于交通闭塞,家乡的瓜果很少为外省人所品尝;而如今,跟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步伐,新疆的瓜果也被端上全国各地的餐桌,并广泛地受到了大家的喜爱。
我的家乡还是“歌舞之乡”。新疆人民能歌善舞,不管是在节日,还是各种活动中,不管是城市广场,还是在普通人家的葡萄架下,只要有歌声响起,在场的男女老少都会不约而同地翩翩起舞。伴随着那响快的节奏,轻盈的旋律,人们常常会有说不出的激动,甚至情不自禁的投入到这些舞者的行列中,体会这歌舞之乡的美妙。如今,家乡的歌舞更是走出了新疆,走出了中国,成为了新疆的代名词。
新疆美食就更不用说了,什么羊肉串、烤全羊、抓饭等等,这些都是新疆人民天天都在吃的美食。而且,在我的家乡,新疆人民除了能歌善舞外,还很心灵手巧,勤奋能干,新疆人民自己做的手工刺绣、手工乐器、手工瓷器等各种手工艺品更是吸引了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
我爱我的祖国,也爱我美丽的家乡。看到祖国越来越富强,看到家乡越来越美丽,我内心深处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一切都源自党和国家对新疆建设与发展的大力支持。我一定会好好珍惜这样的机会,努力学习、自强不息,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