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大学子 >> 正文
    • 科大学子

袁志超:体育是爱好,也可以是人生

发布日期:2025-07-09

高密校区 荆喆

袁志超,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机电系学生,校区篮球俱乐部部长,班级体育委员。连续三年获青岛科技大学越野接力赛冠军,获高密校区“迎新杯篮球赛”得分王,2021年首届青岛科技大学马拉松比赛第1名、记录保持者,2022年高密校区运动会200米第2名4×400米第1名4×100米第2名4×400米接力记录保持者,2022年高密校区“追梦杯篮球赛”冠军、MVP,2025年考取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体育带给了我什么?

“高中报到那天,我和父亲踏入大门的第一件事,就是一起逛校园找运动场,沿着路标一直走,结果在路的尽头看到了一片施工现场,这让我滚烫的内心瞬间冷了下来。”袁志超说,“当时我的父亲在一旁调侃,这下能好好学习了。”

袁志超初中时曾是一名体育生,但是由于伤病最终没有走向专业运动员的道路。然而与父亲料想的不同,接下来三年的时间里,没有体育,袁志超的学习也没有任何起色。他开始想:“体育到底带给了我什么呢?”

这个大学里随处都是跑道

因为“3+4”转段培养,袁志超来到了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在这里随处可见的白色步道引起了他的好奇。后来他才知道,这里没有传统的晨跑,学校更新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让同学们可以选择在自己状态最好、最方便的时间跑步锻炼,大家都在提一个词——“健康跑”。

他充满好奇地打开了“爱体育”APP,穿上了许久未穿的跑鞋,也就是这次奔跑让他对大学生活的看法有了新的改观。

根据软件随机生成的路线他开始跑步,这一路上他不再孤单,校园每个有路的地方都有同学们奔跑的身影,这是他从未见过的。袁志超边跑边欣赏着校园的风景,看着“爱体育·兴科大”的标语遍布整个校园,他紧攥着拳头,心绪涌动,开始期待着在这所到处都是跑道的大学里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

体育是照亮生活的一束光

在辅导员的鼓励下,袁志超竞选了体育委员,辅导员告诉他在高密校区,体育委员有着不一样的职责以及重要性。学校推行体育改革如火如荼,而体育委员则是推动同学们“三走”的重要力量。成为体育委员后他开始了解学校体育改革的细节,袁志超觉得他来对了地方。

天天不断线的校园乐跑,周周不断线的体育比赛,月月不断线的体育联赛系列活动,让同学们大量的课余时间从打游戏、外出游玩,变成了运动、训练、展演、参赛。这里有专业的教练指导,有浓厚的氛围推动,有明确的政策支持,更有无数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奔跑前行。袁志超享受在这样充实又丰富的生活里,心态和状态也都越来越好。

大二时,他如愿以偿加入了篮球俱乐部和田径队,参加了众多比赛。他在“迎新杯”“追梦杯”篮球赛中享受着如海啸般的呐喊声和加油声;他获得了代表高密校区参加青岛科技大学越野接力赛的资格,满怀信心为校区斩获荣誉;因为训练也偶尔受伤,老师们的专业护理和科学调整的训练计划让他很快又重回“战场”;比赛中他也时常经历失败和挫折,老师告诉他:“输了就再继续练,再努力一点。”

在老师们的鼓励和帮助下,伤痛拦不住他,失败也打不倒他,所有挫折都转化成了他在运动场上越挫越勇的战斗力!体育慢慢带给了袁志超很多荣誉和成绩,让他找到了自信,这份自信也带进了他的学业里和生活中。

只有学习才能让热爱延续

“爱体育·兴科大”的旗帜在校园里迎风飘扬,一季篮球赛刚结束,随之而来的是第一届青岛科技大学马拉松比赛,这也是山东省首届校园马拉松。比赛现场十分热闹,参赛学生统一穿着学校发的比赛服装,红彤彤的一片让整个校园也格外充满活力。袁志超紧张、期待、兴奋,终于比赛开始了!马拉松的过程虽然艰辛,但事后他回想起来,只记得一路上同学们的加油声、志愿者们关心的询问声、教练老师们现场的指导声。

袁志超第一个冲过了终点线,冲线的那一刻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学们为他庆祝,老师们过来拥抱他,电视台的记者来采访他,陈校长也跟他分享了自己的故事,而校长跟袁志超说的最后一句话也在他的心里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如果真的热爱体育,那一定要好好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让热爱更好地延续下去。”

跑出的每一步都是在追梦

大三的寒假,身边的朋友们似乎一瞬间长大了,这让袁志超也开始思考未来的出路,疑惑、彷徨与不安全都扑面而来。他找到了他的篮球老师,讲述了对于未来的迷茫,告诉老师他所热爱的好像只有体育。老师说:“这不就是目标吗?”回到宿舍袁志超想了许久老师对他说的话,想了很多之前的点点滴滴,想到了当初父母师长的遗憾,想到了大学校长对他的谆谆教诲,想到了那个问题:体育到底给了我什么呢?

现在他有答案了——体育从来不是负担,体育给了他在困境面前不服输的勇气,给了他失败跌倒再次爬起的毅力,给了他成熟稳重的心态,给了他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教育!他想他知道自己的未来要做什么了——袁志超决定跨考体育专业研究生,将来做一名体育老师,去引导和带动更多和他一样热爱体育的孩子!

作为跨专业考生,他在体育领域的学习道路布满荆棘。从运动生理学的复杂内容到学校体育学的多种教案,每个专业知识点都需要从头钻研,每项技术动作都要反复打磨。所幸,体育老师们始终是他最坚实的后盾,这份倾囊相授的专业精神与无微不至的关怀,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坚定信念后的他每天都很累,但再也没有像高中时那样因为虚度光阴而发愁,再也没有对于未来的彷徨和恐惧,压力太大时他就去田径场上放肆地奔跑,自我怀疑时他就去篮球场上找到属于自己的骄傲。

终于,袁志超如愿以偿收到了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的硕士录取通知书。如今,他终于能坚定地说出:“热爱体育我不后悔,因为我所跑出的每一步,都是在追梦!”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