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学校高质量发展全面起势,根据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特色鲜明、走在前列”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本着“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保障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原则,信息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人才培养、创新驱动、质量优先、服务大局”的就业工作理念,遵循学校“一体两翼三化”就业创业工作模式,系统构建“就业e+”高质量就业品牌,助推高质量拓岗择业、稳岗就业。探索出“制度保障-全员育人-创新驱动-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信息学院就业工作体系。
制度建设为保障,夯实就业品牌
求高度,加强就业顶层设计。坚持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高位统筹,建设一支以院长督导、教研室主任主导、辅导员引导、创业教师辅导的就业指导专业化队伍。以“一生一册、一生一策”为着力点,差异化引领,多方位选择,订单式培养,把握学生追求,明确企业需求,将两者嵌入式衔接,全方位贯通,打造遵循企业人才需求“画像”精准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新模式。拓宽度,丰富举才就业渠道。有组织协调就业、考研面试场地,每年单列就业工作经费,系统构建“就业e+”,全力打造“雇主品牌”,创新“三三制”目标理念,“点对点”深度共建30家雇主企业,覆盖30座大中城市,解决30%学生的就业需求。畅通政策沟通、信息联通、就业畅通的“高质量就业”渠道。制度化做好考研、就业服务工作,涌现出考研学霸班和两个考研学霸宿舍,考研率由21.7%提高到28.46%,超额完成学校目标任务。
全员育人为理念,凝聚就业合力
学院形成党支部书记-专业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四条线”组成的就业一线团队,全员参与推动就业,分类指导,形成组合拳。培养贯穿四年全过程,多维度指导的全员全过程育人工作机制,将工作任务到人、措施到人、责任到人,推动毕业生及时、高效、优质就业。学院把困难生就业、基层就业、征兵入伍等工作融入就业教育全过程,就业工作服务国家战略。寒假开展百名学子线上家访、征兵入伍动员部署和“西部计划”政策宣讲等活动,11名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杨泽霖、巴艳、海拜尔等主动选择基层就业,服务国家西部建设。高质量升学、就业毕业生中6名学生主动捐助1万余元奖学金,助力学院学子考研就业,得到校内外多家媒体报道。学院积极发掘校友“传帮带”的能量,优秀校友为自己的企业推荐学弟学妹,为其保驾护航。信息学院每年20%毕业生得益于“传帮带”就业模式,多数高质量就业通过“传帮带”实现。
创新驱动为基础,强化就业支撑
抓实学风建设、课程建设、创新竞赛等基础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就业质量。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坚持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创新创业课、职业生涯教育活动用于指导学生就业;奥利普奇智、大华股份HR进校园,讲授职业生涯规划公开课;积极参与“就业嘉年华”“生涯教育月”和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持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开展有组织创新,“知识融合+兴趣驱动+人岗匹配”的竞赛促就业理念培养了一大批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优、深受高端企业欢迎的高质量学生。2022年学院共有859人次获学科竞赛省部级以上奖项。大批优秀毕业生实现高薪就业,学院涌现出50万年薪就业代表“双刘双龙”就职于腾讯,并在毕业典礼上获陈校长点赞;马英杰、李泉志两名同学都是国家级学科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同时签约百度,岗位c++后端开发,年薪40万。
校企合作为依托,打通就业渠道
秉持校企“一家人”理念,筑牢校企合作平台,深化校企合作交流。融入学校大局,一体化推进就业实践,全方位参与学校“走企业、访校友、联政府”拓市场行动、“名企行”“名企班”等项目,获批教育部第一期就业育人项目立项。学院持续开展院长书记“访企拓岗”拓展就业实训基地,同时,开展推介就业单位活动,落实院长书记导师写推荐信助就业举措。大华菁英活水计划、优加实习平台、芯恩班等高效运行(其中芯恩班有望签约科大100名以上学生),“就业朋友圈”不断扩大。承办学校专场招聘会,创建“就业星期三”小型招聘会,学生系统参与就业实践活动后,就业目标明确,就业能力显著提升。评选毕业生“我最喜爱的用人单位”,将30家优质单位纳入我院“毕业生就业去向单位储备库”,建立合作共赢的良好关系,与部分企业合作签订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协同育人项目,“云上观企”带领毕业生走进中国联通、海尔智家、力鼎等公司,加强校企合作。最终,通过以上渠道就业签约人数超过学院就业总人数的70%。
就业质量归根结底反映的是人才培养质量,只有培养高质量人才,才能实现高质量就业。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目标任务的开局之年,学院坚持和学校目标任务同频共振,勇毅前行,持续打造“就业e+”高质量就业品牌,为实现“特色鲜明、走在前列”的高水平大学建设贡献信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