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特稿 >> 正文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彰显省属高校使命担当 为科教强省贡献智慧与力量

发布日期:2022-11-23

校长 陈克正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大会。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作出了系统部署。这体现了我们党对科教事业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和长远谋划,为我国高等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新的跨越,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更高标准、注入了磅礴动力。

近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动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强调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深入实施科教改革攻坚行动,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推动高等教育强省建设的新征程上,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相互作用又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整体,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省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强省建设的重要力量,肩负着义不容辞的使命和担当。

一、围绕学科建设“811”工程,提升学科建设引领力

推进“双一流”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先后两次主持审议“双一流”建设重要文件,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坚持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学科发展能力是代表一所高校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重要抓手。

一是紧密对接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部署,全力打造学科高峰。在教育部最新公布的高校名单中,山东省高校共计153所,其中本科学校70所,但“双一流”建设高校仅有3所,第二轮入选学科也只有8个,培育省属高校特色学科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通过对第二轮新入选一流学科的分析,我们看出“一流学科”背后一般都有大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大项目(国家级重大重点)、大成果(国家级科研奖励)作为支撑。这就要求省属高校以学科建设为引领,构建重点突出、相互支撑、协调发展、梯次分明的“雁阵式”学科专业发展体系。要从是否符合国家战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否服务于山东“走在前、开新局”,是否具有良好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等多个维度进行系统性、前瞻性和整体性学科布局。要聚焦行业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培育和拓展一流学科建设群,要以一流学科群建设带动骨干学科、培育学科和扶持学科的实力提升,构建分类别、多层次的学科发展模式与评价激励机制。

二是突出学科特色,服务重大发展战略和产业需求。《若干措施》中提到,围绕服务我省重大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完善各高校学科梯队建设体系。在学科建设方面,要突出特色发展。多年来,山东高校一直存在有高原无高峰的现象,在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要紧密结合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把握区位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让学科更具特色,培育专精特新学科、单项冠军学科。如《山东省“十四五”制造强省建设规划》提出到2025年,山东将基本建成制造强省,化工、轮胎等行业规模保持全国首位,其中,轮胎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1-2家企业进入全球轮胎行业前10位。从全省学科建设的角度,有条件的高校应重点发展1-2个学科(方向)。

三是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推进交叉学科建设。学科交叉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产业变革的迫切需求。今年初,教育部发布通知,设置“交叉学科”门类,新一轮学科专业目录新增了网络空间安全、集成电路等一批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现在的学科发展方向再也不是对传统学科方向的简单延续,必须通过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叉、合作才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像现在的集成电路材料,它包含物理、材料、化学、电子技术等研究领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材料研究,而是多个学科交叉融合后形成的新学科方向。要聚焦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大力培育大数据、人工智能、合成生物、集成电路等新兴交叉学科,促进交叉创新。

二、开展有组织科研,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自立自强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分析全球科技创新竞争态势、深入研判国内外发展大势作出的战略抉择。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高校要正确理解有组织科研的内涵。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近10年来,高校获得了60%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励,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为科技创新主力军的作用日益彰显。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要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牢牢把握科技创新的“四个面向”战略方向,系统推进有组织科研。有组织科研就是要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把过去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能干什么就干什么,变成国家需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要把高校真正组织起来,做成事、做成大事,为科技进步,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对于省属高校而言,要把过去分散在不同学校有相同学科背景的老师们组织起来,从散兵游勇、各自为战、临时抱佛脚,变为整合资源、团队作战、统筹谋划、形成合力。

二是高校要按照问题导向开展有组织科研。要针对“卡脖子”技术联合攻关,加强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要进一步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将科教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省属高校开展有组织科研既不能自视过高,也不能妄自菲薄,要构建有组织科研良好生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推动高校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以有组织科研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全面加强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更高质量、更大贡献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省属高校要将自己的研究视野和研究选题置于全省乃至全国的高度来考察,既要“接地气”更要“接天线”。要合理选择有组织科研的主攻方向,既要聚焦国家、省市重大需求开展联合攻关,比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制造强省等重大问题研究;又要结合地方具体实际,协助地方政府、企业做好发展规划,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三是营造有组织科研的创新环境。《若干措施》中指出,推动高校赋予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高校要下大力气改进科研经费管理方式,最大限度地赋予团队或项目负责人经费支配自主权。要实施多元激励,支持教师到企业兼职、挂职、开展项目合作,允许老师依法依规获得兼职收入。要鼓励教师把科技成果转让给企业,在政策上明确教师可以获得大部分甚至全部收益;鼓励教师把科研成果“植入”企业,在技术服务、合作研究中实现产业化。

三、强化人才高地建设,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国际竞争、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若干措施》中提到,实施领军人才引育行动,明确到2025年,全省高校具有国内较高学术影响力的领军人才数量力争实现倍增。

一是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工作理念。作为地方高校,我们深切认识到学校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唯有也必须依靠人才。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人才队伍建设对于学校发展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要切实把学校发展的重心放在依靠各类人才上,形成人人重视人才、各类人才竞相发挥作用的浓厚氛围。

二是科学研判,做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强调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若干措施》中提到支持高水平大学通过“一事一议”“一人一策”方式吸引集聚顶尖人才。这些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各高校要结合发展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进行人才队伍建设战略规划,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精准引才体系。要分学科领域精准施策,提高引才成功率;要系统盘点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做到精准引才;要围绕国家、山东省发展战略,瞄准新一轮学科评估、博士点申报,确定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三是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要明确评价导向,实现人才分类评价,个性发展,把品德、能力和业绩作为人才评价的主要参考指标。要赋予人才更大自主权,建立以信任和绩效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要助力青年人才成长,探索建设“预聘—长聘”制度,发挥预聘职位人员中期发展评估的指导和激励作用,严格长聘职位聘任评估。要充分尊重不同学科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针对不同学科构建不同导向、不同标准的评价体系,坚决破除“五唯”,建立以能力、实绩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要鼓励高校和企业探索联合引进、共同使用人才,共享科研平台和产出成果,如青岛科技大学通过探索建立校企人才引育联合体,设立“讲席教授”制度,打造一支编制在学校、创业在企业、学术创新在两端的人才队伍,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无缝连接。

四是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高校要发挥汇聚人才高地、培养人才基地作用,以造就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若干措施》中提到深化科教产融合协同育人,支持高校与高水平科研院所、“十强产业”骨干企业联合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目前,青岛科技大学在全省高校率先成立卓越工程师学院,深化试点改革,围绕材料、化工等优势学科,实施“3+1+2+N”卓越工程师本硕贯通培养。通过与行业协会、企业、科研院所等一起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实施培养过程,共同承担科研项目,重点解决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与生产实践脱节、产教融合育人机制不深入、工程硕博士培养体系不健全等突出问题。突出校企联合,与行业头部企业共建,双方联合招生、联合培养,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实施导师组制,在传统校企“双导师”的基础上,配备导师助理,让企业的工程师走进课堂、把学生的课堂搬进企业。学生双重身份管理,既是研究生,又是员工。1年在学校开展专业学习、2年在企业实践锻炼,毕业时培养成为企业运营的骨干和企业管理的行家里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下一步,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教兴国的指示,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以敢担大任、勇攀高峰的决心,自觉履行科教兴国使命担当,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提供坚强支撑!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