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期浏览 >> 2025年9月23日 >> 第四版 >> 正文

与『另一个自己』共赴青科

发布日期:2025-09-30

化工学院 潘英瑞

当印着“潘英琪”和“潘英瑞”的青岛科技大学录取通知书跨越潍河,同时抵达我和姐姐手中,盛夏的风似乎都染上了雀跃的气息。这份喜悦里藏着一场跨越12年的同行——从潍坊老家的小学课堂到高中自习室,我们始终是彼此书桌旁最熟悉的身影,如今又同时以“青科人”的身份,共同踏上了通往大学的新旅程。

回望备考的日子,“双胞胎”的身份给我们带来的是旁人难以想象的默契。现在想来,那些互相“挑刺”的日子,那些看到对方进步时开心的瞬间,早已将学习上的“竞争”酿成了生命中的“共生”。姐姐总说,我的细心能帮她查缺补漏,但对我而言,她的果断也总能让我摆脱犹豫。高考时“一分”的差距,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清了彼此的优势,也懂得了“互补”远比“相同”更有力量。

填报志愿时,我们几乎没有犹豫,都将青岛科技大学列为第一志愿。吸引我们的不仅是学校在化工、材料等领域的成就,更因为青科“明德、笃学、弘毅、拓新”的校训,恰如我们对彼此的期待:既要脚踏实地学好专业知识,也要拥有敢闯敢试的勇气。我们曾开玩笑说,要是能考上同一所大学,以后既能做“学习搭子”,又能当“生活战友”,连抢图书馆座位都能多一份“保障”。如今梦想成真,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既会携手同行,也要在青科的广阔天地里,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踏入青科校园的那天,阳光正好,梧桐树叶在路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最有趣的是,走到宿舍楼下时,宿管阿姨笑着问:“你们俩是双胞胎吧?怎么区分呀?”我们相视一笑,也意识到我们不仅是“双胞胎姐妹”,更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不必追求完全一致的道路,在并肩奔跑的同时,也要勇敢去追逐自己的热爱!

军训过程中,站在队列里,偶尔会想对方在干什么,我们也会在休息时,分享不同的见闻和乐事。我们知道,未来四年,青科会给我们提供无数成长的机会:课堂上的知识碰撞、社团里的兴趣探索、实践中的能力提升……我们会一起去图书馆,也会参加自己喜欢的社团活动;会互相分享学习心得,也会在对方遇到挫折时加油打气。

有人说,双胞胎是“上帝给的双倍礼物”。对我们而言,这份礼物不仅是彼此带来的陪伴,更是被给予了一个尊重差异、共同成长的机会。青岛科技大学,这所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校园,将是我们“另一段旅程”的新起点。我们将怀揣梦想,在青科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也成为彼此最坚实的依靠。

未来已来,前路可期。愿我们在青科,既能携手看遍校园的四季风景,也能各自在热爱的领域里闪闪发光——这,便是我们与“另一个自己”对青科最真挚的告白与期待。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