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期浏览 >> 2025年9月23日 >> 第三版 >> 正文

我们为什么要军训?

发布日期:2025-09-30

九三阅兵余温尚未散去,长安街上的铿锵足音仍在耳畔回响,铁流滚滚、英姿飒爽的画面深植于国民记忆之中。当荣光渐隐于日常,青岛科技大学的操场新生军训正悄然展开……年轻学子身着戎装,在九月的阳光下站成青春的长城。有人不禁要问:在和平年代,大学生为何还要军训?我想,答案就藏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处,体现在每一个挺拔的身姿和坚毅的目光中。

军训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让我们深切缅怀革命先辈。100多年前,革命先烈为了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铸就不朽的丰碑。在和平年代,阅兵与军训是对历史的庄严回望,更是中华儿女对长征精神、奋斗精神等革命精神的传承。军训能让我们以最直接的方式,感受历史、铭记历史。当我们在训练场上站军姿时,仿佛与抗战先烈屹立不倒的身影重叠;当我们高唱军歌时,仿佛听到长征路上不屈的呐喊。这种身体力行的体验,比任何教科书都更能让人理解:今日的和平安宁,源自昨日先辈的浴血奋战,我们要承接好历史的接力棒,听党话、跟党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当然,军训也是一次军事技能的实际启蒙。通过系统训练,我们要具备保家卫国的能力。学会队列动作的规范标准、战术基础的动作要领、战场防护的实用技巧、内务养成的良好习惯,意味着在强健体魄的同时,我们具备了不畏战争挑战的能力。“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并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个中华儿女应用生命坚守的承诺。

军训是一次意志品质的淬火历练,帮助我们化茧成蝶。当代大学生生于红旗下、长在新时代,他们生活安逸,鲜少有面对逆境的机会。但军训过程中,汗水浸透衣衫时的坚持,双腿颤抖时的坚守,都是在锻造面对困难不低头的勇气,培养不屈不挠的坚韧品格。烈日下的每一步正步,汗水中的每一声口号,都是体能的锤炼,更是精神的锻造。这种“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精神力量,必将成为青年大学生未来求学道路上的宝贵财富。此外,许多新生从严管厚爱的中学来到自立自强的大学会陷入迷茫。而军训规范的作息、明确的指令、严明的纪律,为大学生活建立了最初的秩序框架。令行禁止培养了自律意识,整齐划一培育了团队精神,内务整理磨练了细致作风……这些都会帮助迷茫的大学生找到未来的方向。因此,军训犹如一座桥梁,连接中学的被动接受与大学的主动探索,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

军训是一堂身心健康的生动实践,是“爱体育·兴科大”的别样展现,让家国情怀融入青春血脉。站军姿、正步走、格斗操以及行军拉练的“体能突击”,这些适度的军事训练,无不让学生直观认识到健康体魄才是成才之基。毛主席曾经说过:“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顽强意志寓于强健身体,强健体魄让青年大学生更有力量追逐梦想。同时,严格的军事训练能够培养纪律意识、提升心理素质、提高团队协作以及应急处理能力,帮助我们养成终身锻炼习惯,为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奠定健康基础,更为今后的成长成才筑牢身体保障,这有利于青年大学生在未来的学术与人生道路上行稳致远。

军训是一曲时代与使命的青春合唱,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实践,代表了中华儿女走向世界之巅的决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大学生是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坚力量。当一个个年轻的身影在训练场上凝聚成整齐的方阵,他们正在亲身体验个人与国家命运最直接、最生动的联结。通过集体主义熏陶、爱国主义浸润军训活动,青年大学生必将实现超越“小我”局限,融入“大我”洪流的升华。军训所唤起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将激励青年大学生树立与时代同频共振的远大志向,帮助他们真正理解“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重量。

军训是什么?军训是一堂融历史教育、品格塑造、习惯养成与理想启迪于一体的大学第一课。这段迷彩的青春记忆,终将化为大学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激励他们扛起责任、奔赴远方。这,或许就是军训的意义。(贾明明 方璇)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