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期浏览 >> 2023年12月12日 >> 第三版 >> 正文

期末考试在即,小萌新们准备好了吗?

发布日期:2023-12-13

信息学院 杨平 马天晨

随着本学期期末考试安排通知的发布,期末考又一次静悄悄地向我们走来了。这段时间或许会是大家一学期中学习任务最为繁多、学习兴趣最为浓厚、学习自律性最高、学习时间最为紧张,也是知识掌握最快、最多的时候。大一的萌新们,即将面临大学第一次期末考试,是不是也有些紧张呢?在这里,想给大家一些期末备考建议。

系统的复习是基础

大学课程门类繁多,很多同学面对诸多科目的复习感到头大。同学们可以按照课程熟悉程度以及考试时间表,合理安排自己的复习计划,按照“重点——次重点——非重点”的顺序,先系统地对各科进行全面的复习,保证基本掌握基础原理和知识点。对于知识关联较为密切的专业课,要学会搭建知识网络,构画思维导图,形成记忆宫殿,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根据复习进度,在通学全书的基础上,再次进行重点复习。对于老师在教学周和答疑课上多次强调的重点章节、重点内容和重点题型进行体系化整理,对于不熟悉的部分下苦功夫渐进掌握,归纳总结好常考知识点。考前冲刺阶段或时间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更加考验大家的辨别能力和规划能力,可以考量时间、难度、进度和学分等因素,梳理背诵重点,整理简洁易懂的知识脉络,熟练掌握基础题型,不要全面撒网。

合理的方法是关键

复习方式要合理,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要真正学懂弄通,可以采用通读教材或PPT、看网络课程视频、刷练习题、做模拟试卷等多种方式。同学们切忌“只动眼睛不动笔”,只追求视觉上看懂了,一定要多进行实操,通过练习巩固学习效果。复习计划也要合理,科目上要进行难易搭配,时间上也要难易交替,不要每天只啃“硬骨头”,也不能逃避难题只看简单内容。解惑方式要合理,考试复习不能闭门造车,与老师、同学多加交流会使复习效果事半功倍,认真上好答疑课,与学长学姐多沟通考试常考题型和易忽略知识点;遇到难题虚心请教老师同学,也可以利用搜索引擎找到正确解题方法,班级内可以进行学习帮扶,分享复习资料,相互打气,共同提高。

良好的心态是助攻

考试月、考试周,大家的神经会比较紧张,情绪容易受外界影响,对一些微小的动静反应也会格外强烈。关键时刻,更要放松心态、劳逸结合,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分的睡眠,饮食得当、运动适当,为高强度学习打下坚实的身体健康素质基础。同时,同学们可以向舍友、朋友和家人倾诉,缓解学业压力,心平气和沟通,也可以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解压,但不要沉溺于玩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宿舍氛围也可以助力大家高效复习。

考试时,要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考前尝试深呼吸,让自己头脑放松,帮助自己集中注意力;考试过程中,即使没有完全的把握,也要保持自信,深信付出的努力不会白费,相信自己会得到回报,遇到没有思绪的题目,不要沉浸在沮丧情绪中,先做其他题目,再进行知识联想,最后回归考题,积极思考,沉着作答。

考试没有捷径,希望同学们放下手机,端正态度,认真备考,诚信考试,期盼2023级的萌新们都能够顺利度过大学的第一次期末考试!亲爱的同学们,学以修身,学而思进。“勤学如春起之节,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对待学习,真正的功夫还是要下在平时,真正的态度是踏实认真。同学们在全力应对本次期末考试后,要反思自省,让“学习”二字入耳入脑入心,将优良学风的养成融入日常,让勤学苦练为青春飞扬提供动力,为青春搏击提供能量!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