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学院 柳晓阳
何为朋辈帮扶,“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教育者有目的、计划地组织大学生发挥伙伴作用,相互传授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经验,进行思想的沟通,引导伙伴给对方鼓励和学习上的帮助,让彼此充分体验身边伙伴的关爱,借以见贤思齐、激发上进,实现互相促进、优势互补、共同成长的教育方式。
进入大学后一些学生出现了学业困难,经过这些年的教育实践,我发现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习目标不明确。部分学生高中唯一的学习目标是考上大学,考上大学后没能建立清晰的大学目标,一下子没有了学习动力,慢慢开始放松自己进而影响了学业成绩;二是学习主动意识薄弱。高中阶段是群体式学习方式,大学是自主式学习,相当一部分学生未过渡到大学学习模式,自主学习动力不足,习惯于外力约束下的“要我学”模式而非内在的“我要学”;三是学习方法不当。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学习成绩跟不上,或因时间分配不合理,学生一下课就回宿舍,不是打游戏就是追剧,耽误过多时间而影响学习。四是专业思想不稳。由于部分学生专业调剂或者选择的专业是听从父母老师的建议,自身对专业内容、发展前景不了解,而且很多学生理工科薄弱,尚未激发专业学习兴趣等原因影响学习;五是心理调适能力不足。负面体验情绪较多,面对新环境、学业、恋爱、人际交往可能产生的挫败感,不懂得进行心理调适。客观原因主要有家庭教育不当,学校教育环境和方式影响及外界负面影响等。
大学生朋辈帮扶在学校中广泛开展,特别是对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学习和工作具有良好的效果。部分大一新生在进入大学后,对高数、英语、大物等基础性课程学不懂、跟不上,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学业压力。学长学姐、同学等朋辈之间的经验分享有助于大一新生顺利适应大学学习节奏、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大学生朋辈帮扶方式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入学帮扶。化工学院在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时,组织开展“领航学长”计划,开展高等数学、大物等重点课程的辅导活动,邀请优秀学长学姐为新生讲解重要知识点和复习方法。二是多渠道帮扶。组织高年级学习榜样、保研考研学生开展“菁英学子”“榜样化工”等学风宣讲系列活动。充分发挥支部作用,组建学生党员帮扶小队,以宿舍、图书馆、自习室和“线上平台”为载体助力校园朋辈学业辅导。三是完善朋辈帮扶机制。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牵头实施帮扶计划和考核制度,统筹策划各项工作,建立学困生数据库,科学地指导朋辈帮扶导师分析学困生思想状态、学习愿望、学习能力及状态,制定及监督实行帮扶计划,并进行针对性的朋辈辅导技巧、学业指导及心理疏导技能培训指导。通过每月帮扶情况报告会、座谈会、经验交流分享会,及调查问卷、每月互评等方式,更好得掌握朋辈帮扶动态,对存在问题及困难采取实际措施改进及解决。
朋辈帮扶只是手段,我们更需要从思想上让被帮扶的学生领悟到学习的真正意义,认识到大学不是放松和享受的地方,更是一个积累知识、锻炼能力、培养兴趣的重要阶段。我读大学期间最大的感受是:学习应当是一种主观且主动的行为。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盲目跟风或出于“面子工程”。当宿舍的同学或周围的人都去学习时,你或许也会觉得“那我也去吧”。但当你坐在教室时,如果心思并未专注于学习本身,那么这样的学习效率必然是低下的。你或许在翻书但思维早已飘向别处,这样的学习方式,即便学上一两节课,也只是满足了心理上的需求,感觉自己学了,但实际上效果甚微,甚至可能什么都没学到。学习应当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主动行为,而非被外界所驱使。不管他人如何,我们都需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真正想要读书、想要学习、想要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