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期浏览 >> 2024年3月12日 >> 第一版 >> 正文

弘扬教育家精神 志做“大先生”

发布日期:2024-04-24

宋敏

早春三月,万物萌发。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要求,实现学校“十四五”规划“五年塑成优势”的关键一年里,学校顶层设计了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谋划了未来发展大计,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走在前列”的高水平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学之大在于师。习近平总书记说,老师应该“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领路人。

弘扬教育家精神,志做“大先生”,在于信仰之坚定。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要“传道”必先“信道”,理想信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共识,“政治要强”是高校教师的第一素养。广大教师应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持续学习、善于学习,将对学习的领悟转化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和学生的培养中。只有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奋斗方向,为年轻一代心怀“国之大者”培根铸魂。

弘扬教育家精神,志做“大先生”,在于学识之过硬。要“受业”必先自身“精业”,业务能力是高校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关系到能不能培养出基础扎实、脚踏实地、开拓创新的新时代接班人。站上三尺讲台不难,站稳三尺讲台才是真正的挑战。信息时代,海量信息扑面而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教师应有“甘坐十年冷板凳”的定力,增加知识储备的厚度,修炼育人本领,善用先进技术,课堂教学精益求精,科研能力不断精进,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持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紧跟时代发展需求,涵养教书育人的底气。

弘扬教育家精神,志做“大先生”,在于育人之智慧。要“解惑”必先有智慧,启智润心。教师,以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为重任,以成就学生为使命,既无上荣光,又不容回避。大学不缺有名的教授,缺少的是受人尊敬的教授。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身正为范,恪守职业道德、育人底线;言传身教,适性扬才;尊重学生、启迪学生、引导学生,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必备品格,全方位促进学生心智健康成长;还要能承接前人的智慧,传承给后人庚续奋斗。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遇到好教师是学生的幸运,拥有好教师是学校的财富,不断涌现的好教师是国家民族的希望。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青科大的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为教育强国、强省建设和“特色鲜明、走在前列”的高水平大学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