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期浏览 >> 2024年1月09日 >> 第一版 >> 正文

新年贺词

发布日期:2024-04-26

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

当清晨的朝阳从黄海之滨喷薄而出,“五校区一基地”的青科大人共同迎接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们谨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全体师生、离退休同志、各位校友、各位朋友,致以新年问候和美好祝愿!向长期关心、支持青岛科技大学建设发展的领导、同仁和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三年取得突破”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特色鲜明、走在前列”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之年。

这一年,我们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典型经验被党中央主题教育官网等媒体报道。3个党组织入选全省高校党建“双创”培育创建单位,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山东省先进工作者”“青岛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14项提案被全国政协、党派中央采纳,授予首批45个“新时代党员先锋岗”。

这一年,我们守正创新、勇于突破,办学成就更加充盈。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校有组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圆满完成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新增合成生物学等3个社会急需专业,进一步扩大卓越工程师培养规模。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研究生省重大教改项目1项、重点教改项目2项。荣获“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2人获评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名师、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体育综合育人创新与实践获批省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帆船队实现全国大学生帆船赛事大满贯,并荣获年度总冠军。首获“挑战杯”金奖,学校获评省就业工作“绿灯”先进高校。

人才队伍快速壮大。学校深化人才强校战略,创新实施党委书记人才工作项目,完善“育引用留”一体化人才制度体系,全职引进院士1名,培育2名长江学者青年专家、1名国家优青,1人入选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实现国家级领军人才新突破;新增省部级人才27人,实现艺术学、物理学等学科和军工领域新突破。引进“崂山学者”人才工程系列和优秀青年博士等高层次人才103人,获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海外(境外)赛金奖;“讲席教授”制度落地实施,打造校企人才引育共同体。

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学校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化学工程与技术入选省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化学学科成功进入ESI前1‰,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首次进入前1%。有组织科研取得新成效,获批省属高校首个教育部B类实验室,纵向、横向科技经费超5亿元,创历史新高。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项,其中重大、重点、优青各1项,立项质量创历史最好成绩,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实现零突破。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工业大奖、中国广告长城奖(学术类)唯一金奖、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等重大奖项10余项。

服务能力全面提高。学校深入对接国家和省市战略,有组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枣庄、德州、济宁共建校地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与济宁亿联、枣矿集团分别签订2.2亿元和1.1亿元重大科技项目。黄河三角洲石化工行业等2个创新平台落户我校,获批在青高校服务地方产教融合示范学科专业4个。中外合作办学开启新篇章,与德国、比利时、西班牙、新加坡等合作高校成功互访。圆满举行第六届校友创新论坛。

这一年,我们锐意改革、激发活力,治理效能持续提升。学校制定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1+3+N”方案,加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强化大抓基层导向,创新开展“学院院长月度述职评议会”6期。坚持以人为本、师生至上,完成3栋宿舍楼环境升级改造,为学生宿舍安装空调6715台。赛轮会议室、软控报告厅投入使用。接诉即办服务学生发展广受赞誉,金岭山(科大段)登山步道项目正式落地,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师生员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让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勇担教育强国使命,围绕“两个先行先试”,抓好“三个有组织”,进一步深化人才强校、构筑学科高峰、提升治理能力,以攻坚突破的崭新姿态,踔厉奋发、风雨兼程、勇毅前行,在建设“特色鲜明、走在前列”的高水平大学征程上再创新业绩、再铸新辉煌!

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祝愿学校事业蒸蒸日上、宏图大展!祝愿大家万事顺意、阖家幸福!

党委书记:李兴伟

校 长:陈克正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