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读后感
外国语学院 宋丽超
这是我近五年阅读的小说中最长的一部,56万字、938页,厚厚的两本书曾让我犹豫,怕辜负了作者胡学文先生潜心八年完成的作品。可对这获得若干奖项的小说的好奇心,最终还是驱使我翻开了扉页。阅读伊始很快入迷,像被磁铁吸进去了一般,开始如饥似渴地徜徉在这部《有生》的海洋里。
小说从一位百岁老人乔大梅的视角出发,讲述了从晚清开始百年中国的历史和当下,构建起以宋庄为代表的塞外土地上的生命本相。这位被称为祖奶的接生婆,一生共接生了一万两千多人,祖奶的智慧、坚韧、善良和包容构成故事的主干,被祖奶接生的人们的生死、情感、苦恼和欲望则是故事的枝叶,伞状结构的叙事方式将各类线索交织,呈现出人物不同的处境和命运。
生与死
生死乃自然规律,祖奶乔大梅所见到的生与死,却超越了一般人。10岁时,母亲在逃难的路上死于难产;16岁时,父亲在带自己置办嫁妆的途中遭遇土匪而亡;自己的三任丈夫、九个子女因为各种原因陆续离自己而去。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失去至亲,祖奶却在一次次悲痛之后,一次次振作起来,无数次冒着生命危险为产妇接生。无论是普通民妇还是土匪家人,甚至是日本军官夫人,在祖奶眼中,人人平等,顺利生产大过一切。即便因此被批斗,祖奶依旧无悔。
因为有祖奶高超的接生技术,所以才有生的故事,我们也才能够读到关于如花、毛根、罗包、北风和喜鹊等人的一切。
脆弱与坚韧
生命是脆弱的,逝去往往只在一瞬间,活下去却需要一股非凡的韧劲儿。失去母亲的乔大梅会失声痛哭,失去父亲又被退婚的乔大梅已学会忍痛寻找活下去的方式,亲人们一个个离去后,心中悲痛的祖奶已能够平静地面对生活的磨难并继续走下去。如果不是凭着一股韧劲,祖奶的人生也早已被折断在生命的中途。
后辈们也都有着各自的脆弱与坚韧。花儿死了都要流泪的如花,却在丈夫死后坚持天天给自己认为由丈夫变成的乌鸦喂食;心中有爱但不敢表达的犟脾气毛根,却能够陪伴患饥饿综合征的儿子跌跌撞撞往前走;看见母猪就被吓破胆的慢性子罗包,却能够将小小的豆腐坊做出新花样、搞出大名堂;深受夜晚莫名的咔嗒声折磨的镇长杨一凡,却能够在痛苦中写出许多诗作;对喜欢的人羞于启齿的喜鹊,却能够在母亲做了丑事之后凭一己之力撑起整个家。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执念,每个人也都要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尽管发泄的方式各有不同,但如果不是生命的坚韧,祖奶接生的这些后辈们恐怕难以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被动的忍耐与主动的抗争
祖奶的经历,很容易让人想起另一部小说《活着》,两部书中的人物所经历的苦难,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它们的不同在于,《活着》的苦难哲学是被动地忍耐,而《有生》的苦难哲学是主动地抗争,祖奶抗争的方式就是不断地接生、不断地生育、不断地迎接新的生命。
双亲惨死、自己惨遭强暴,乔大梅最初的自我独立意识被激发。嫁给别人眼中的傻子、憨厚的李大旺之后,她用智慧和能力用心经营自己的小家,用她自己的话说,“塑大旺,也塑自己。”
封建礼教背景之下,掌握婚姻的主动权。三任丈夫,无论是憨到有点儿傻的李大旺,还是擀毡的外乡人白礼成,抑或是后来被证实为在逃土匪头子的于宝山,都是乔大梅处于相应生命阶段的最佳选择。
在女主内男主外的社会中,保持经济上的独立。乔大梅生第一个孩子时见到黄师傅,为了拜师不怕吃苦,谨记师父的教诲,不断提高自己的接生技术。接生不仅仅是乔大梅谋生的手段,更是她主动学习的直接体现。
高超的接生技术、不向命运低头的生存力量、泥泞中对生活充满希望,祖奶的人生态度令人敬仰,所以当她躺倒在床时,众人由向她倾诉苦恼到拜她祈求保佑,逐渐将她神化。这并不是祖奶主观想要的结果,却又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祖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从晚清到当下,故事在跨度一百余年的过去与当下之间来回穿梭,历史回忆与当前人物的心事交替出现,两端齐头并进,合拢并聚落在祖奶身上,让我们看到这个了不起的女性形象,学习这种坚韧的生命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