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院 夏佳薇
第一次看海,是在青岛。
如果是现在,我能用更精美华丽的辞藻形容那片海。或是,蓝色的海,澄澈得几近透明,波光粼粼,漂亮得如同一片浮鳞;或是,海风荡漾如酒浆,酿出醉人的晚风与清甜的黎明。但对当时只有十二三岁的我而言,已经被这种直观又强烈的美剥夺了思考能力,只能结结巴巴地吐出一句自以为很贴切的描述:“好……好浪漫。”
时隔十年,我再次来到青岛,在此求学,与海为临,住在这片无尽蓝的隔壁,比起小时候旅行中的匆忙一瞥,如今我有机会细致地感受藏匿在大海里的万般风情。
浪漫是海,海的意义却远不止浪漫。海可以被形容,被描绘,却无法被定义。它可以热烈、可以平静、可以温柔、可以孤独、可以凶狠……海是世界的镜子,倒映出世界的情绪;也是人类感情的延伸,能随心而动。
从西峡陵三路到八大峡,大概十五分钟的路程,我却花了大半个下午走完。白日里,海面像是被游人的热情烧开了,很是喧腾,海涛拍击岩石和沙滩的声音,永无休止地喧响着。几乎像一条白线似的海浪从远处奔腾而来,猛碰到岸边,发出富有韵律的激溅的声音,然后炸出一朵朵浪花,随即消失在沙石之间。万物在此间生生不息,这片海如此磅礴,这抹蓝如此炙热。沉醉其中,时间悄悄溜走,不知不觉间,落日跌进海里,滚烫的云随着浪潮在橘色的颜料里翻涌,翻滚出深浅不一、混沌又自由的色彩画面。仿佛只是一瞬,从海水深处及更深的地方燃起烈火,烧红了天空。此刻的海是橘子味的汽水,一瞬间,酸酸甜甜的味道跃上味蕾,然后一个个包裹着青涩果香的小气泡绽放在唇齿间,余味绵长。
落日完全隐入海面,天将黑未黑的时候,一切喧嚣远离。这个时候游人也不见少,但没人喧哗,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钻进时间的缝隙中游荡。海鸥在天边盘旋,海浪生生不息,不似白日恢弘,奔涌的步履将自由和浪漫剥夺了个干净。在海面和天空的边界,有长风荡起,吹散泛着褶皱的蓝,吹散人们心中的忧愁和焦虑。这一刻,其他都显得不再重要,所有藏或藏不住的秘密,说或说不出的话,留或留不住的情绪都随着涌动的海水泯灭在宇宙的边界,世界万物都躲不过。没有比此刻更圆满的安宁,这沉寂的蓝会镌刻在灵魂深处,从此心间便充斥着一片海。
黑夜来临,蔚蓝的海从最远处被一点一点浸染成黑色,此时海的深邃被无限放大。海洋几乎承载了人类所有的幻想和探知的欲望,人类对海底世界的探索持续了成千上万年,可直到今日,人类能研究的海洋区域不过占海洋总面积的百分之五。
不见天光的海底最深处有什么?无数人给出自己的猜测。科学家说,有人类生命的起源;考古学家说,深海经过时间的更迭,有文明的跃迁;幻想家说,或许有不可名状的怪物;诗人说,深海里有宇宙,有超越时间的永恒;而我说,海底可能住着海绵宝宝和他的朋友。
世界需要这片海,包容万物,接纳所有,这只蔚蓝的手掌承托了大半个地球,船只与岛屿在其间酣睡,海洋生物在其臂弯里生活。时间也需要这片海,任世间光怪陆离,时代变迁,大海就像入定的僧人那样守住心中清明。人类也需要这片海,无论是现实的海,还是心里的海。
可是,这次趁着假期去看海,我却不似之前惬意与欢喜。大海那么广阔,那么磅礴,那么美,可一声声的海浪仿佛在悲壮地嘶鸣,我听见心里的海在哭泣,翻腾起巨大的浪花,仿佛要把我淹没。人类喜爱大海,大海包容人类。有人如孩童恶作剧般往大海蔚蓝的裙摆上泼洒“毒水”。于是,看见大海,最先涌上心头的是对“毒水”的恐惧,对靠近可能会危害健康的担忧。无论景色多么宜人,忧虑都是美好心情的底色,大海那么蓝,可又不那么蓝。作为一名“环境人”,我心里的海正在被大火灼烧,仿佛要被熬干。
大海是世界通透的眼睛,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如果有一天我在这双眼里看不清澄澈的未来,那么我会一直游,一直游到海水变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