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期浏览 >> 2019年10月29日 >> 第二版 >> 正文

教学中的规矩意识

发布日期:2023-11-02

信息工程教研室党支部书记 闻卫军

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是中国的俗语,强调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或者做法。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也是一样,树立规矩意识,按照规则执行,确保各项教学环节有序高效的完成。

在2018年刚刚完成的信息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中,我们深刻领会到了规矩的重要性。在专业认证中,规矩的体现就是机制,各项教学工作都要有机制保障。机制是针对特定目的而制定的一套规范的处理流程,同时对于该流程涉及的相关人员以及各自承担的角色有明确的定义。学校层面有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机制、招生宣传机制、学生选课机制、试卷检查机制、督导评教评学机制等,保障全校正常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学院层面有课堂、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各类课程的质量评价机制以及毕业要求达成评价机制、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等,是根据学院各专业的教学特点而统一制定的管理规范;专业层面有教学大纲审核机制、试卷审核机制、实践教学管理机制等,是专业根据课程特点而制定的具体规范。

学校、学院、专业的各项教学机制相互衔接、补充、协同,对教学质量全过程实施规范管理,老师们的教学工作也就有据可依。

举个例子,我们专业的课程设计,按照教学计划,每年都定期开展,由3-4名教师分配完成,前些年每位教师就根据课程目标自己管理过程和考核,执行下来存在的问题是,同一门课程因为执行过程有差异,所以学生的过程材料难以统一存档,只能提交最后的课程设计报告。同时还会存在的问题是,虽然有考核要求,但每位老师的考核标准也会有一定差异。而专业认证的要求是注重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并且评价要有据可依,所以每一项教学任务都应该具体制定教学流程和规范,形成机制,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要求。因此学院出台的课堂、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各类教学环节的质量评价机制,正是制定的每一个教学单元的规矩,教师实施的时候严格按照规矩执行,学生提交的各项材料有了统一的要求,学生考核评价也按照统一标准,从而规范了教学,提升了教学效果。

教师规范执行每一个教学单元,促进专业、学院、学校的教学大环境的规范;同样教学大环境的规范,引领每一个教学单元的规范,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当然,规矩也需要持续改进,执行过程中及时总结问题,不断完善和发展,在我们的头脑中真正形成规矩意识,每一项教学工作就能愈加规范,成效显著。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