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晨旭,女,1985 年6 月出生,中共党员,2010 年9 月参加工作,教龄13 年,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学术副院长、当代设计研究院院长。主要荣誉称号有: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中国广告协会学术与教育工作委员会常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获得的主要奖项有:中国广告长城奖;代表性教学科研成果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国家艺术基金艺术评论人才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等多项,在人民出版社和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专著3 部,在《美术观察》《艺术设计研究》《中国文化报》等刊物发表论文、评论文章40 余篇。
敢于开拓 深耕多元设计视域
十余年来石晨旭集中开展设计学研究,主要围绕红色设计文化、设计史、设计产业等领域持续开展研究,取得了扎实的成果。她完成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咨政课题多项,参与策划中外人文交流高级研修计划;成果曾被联合国设计之都建设工作采纳,并被深圳设计四十年学术成果展览展出;完成青岛市艺术城市建设专题研究,并申请成立青岛艺术城市研究中心;参与北京国际设计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设计”主题展览策展工作;参与国家艺术基金“字道”展览青岛站策展工作;相关研究直接服务于《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广告产业“十三五”规划》、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等国务院及行业部门国家战略,为各级政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智力支持,获得多个国家项目支持立项。
从事中国红色设计文化研究,创新提出红色设计史研究、开展红色设计评论。将百年红色设计发展史看成一个整体,率先提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设计历史进行系统研究,尤其是弥补红色设计发轫时期历史研究的空白。作为主持人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红色设计基因的发轫与当代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2AG013)、国家艺术基金青年人才资助项目《百年红色艺术设计历史与新时代创新发展述评(1921-2021)》,围绕中国红色设计文化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相关专业学术论文和评论文章多篇。牵头成立当代设计研究院,围绕中国设计问题开展“中国设计学三十人论坛”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活动。
开展中国设计史研究,率先提出并围绕当代中国设计史开展系统研究和实践工作。通过对中国设计史独特发展路径进行研究,为建构中国特色现代化设计话语体系架构提供历史支撑。自2008 年开始, 石晨旭加入北京大学当代广告史研究课题组,历时十年全面考察国内主要设计、广告公司,深度访谈相关企业、媒体、学者,立足200 万字的访谈记录以及大量文献、档案、数据,完成了北京大学博士毕业论文《中国本土广告公司发展研究》,研究成果《本土广告公司的兴起与衰微——中国广告产业宏观制度变迁的文化表征》曾经在国际广告研讨会——美国4A广告年会会议上报告,被《工业工程设计》杂志发表,2023 年专著《破局与转型——市场经济与中国广告业变革》在人民出版社出版。在CSSCI期刊《装饰》发表的论文《殊途同归: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广告与平面设计》获得中国广告长城奖(学术类)优秀作品奖。作为主持人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中国当代平面设计史(1979-2010)》、第65 批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资助项目《中国设计四十年(1978-2018)》。2019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课题成果专著《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研究》, 紧密服务于国家战略,得到了国家相关科研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得到专业领域重要学者的高度评价。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彭锋评价:“《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研究》一书,从历史的角度梳理40 年中国平面设计所走过的道路,这对在国际上讲好中国设计故事,建构中国设计主体性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设计学学科具有积极的探索意义。”
石晨旭还积极开展中国当代设计产业研究理论建构,率先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研究中国当代平面设计产业的发展,她深入开展调研,并参与设计社会实践,为中国设计产业持续繁荣发展建言献策。专著《中国平面设计产业研究》首次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结合了欧美、日韩的设计产业发展经验,并且深入调研深圳田面之都设计产业园等产业实践,形成了中国首部平面设计产业研究著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教育部设计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鲁晓波评论该书:“当下,设计正在受到各级政府、企业乃至全社会的关注,设计对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提升作用日益增长,设计产业理论研究十分重要,也正在形成新的学术热点。本书对于设计产业的持续发展无疑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对于设计学科建设也将发挥积极的作用。”文章《平面设计产业发展趋势研究》被编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联合全国知名专家学者撰写的《设计产业蓝皮书——中国设计产业发展报告2014-2015》,多篇文章被收入王文章、吕品田主编的《中国艺术年鉴》2013 年卷。
立德树人 言传身教育英才
工作13 年来,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石晨旭高度重视言传身教。
在教学方面,她注重专业教学方法创新改革,持续开展创意传播实践赛,以创新形式向学生传递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开展了全国领先的教学改革。注重课程内容素材的选择,以红色设计、红色文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引导学生学习和开展研究、实践创新,指导本科生开展红色剧本杀创作,带领研究生发表课程思政论文。在这方面石晨旭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课题、山东省首个国家艺术基金青年人才资助评论类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多次荣获单位考核优秀,直评为教授,通过带领学生参加国家科研课题、实践比赛等形式与学生并肩作战,工伤期间仍然带病坚持上课,本科期间曾经将国家奖学金捐献给汶川地震灾民和贫困学生,多次得到媒体报道,在专业学习、科研、社会关怀方面为学生树立了榜样。
石晨旭在扎实专业学习基础上,引领学生关注社会。她积极参加所在单位团学活动,为全校的学生骨干主讲主题团课“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时代要求”,融合教育部国际交流司的借调工作经验与在中央美术学院做设计学博士后的专业知识为学生讲解当下的国际格局以及当代大学生的时代重任。曾作为“把青春凝结成榜样、把榜样镌刻在青春”的教师代表担任青岛科技大学“永远跟党走·建功青科大”主题实践团课讲解员,为全校青年学生讲解党史、团史、校史,激励学生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她还通过带领学生深入养老院关心孤寡老人、协助建立社区书房等形式引领学生提升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以红色设计研究为核心,创新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将立德树人融入专业知识教育。石晨旭以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的指示为指导,通过多种方式恰当地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当中,使学生深刻感悟到了红色文化鼓舞人心的力量,并且主动开展将红色精神当代化表达的实践,创造了多个精品故事方案,在青年群体当中获得了热烈的反响。与此同时,石晨旭注重将相关经验及时地进行理论总结,身体力行带动研究生开展红色设计主题研究,合作完成的论文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在设计类课程当中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方面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实践了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多元化探索。
注重数字化设计传播教育,持续开展创意传播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引领全国创意设计教学模式改革。石晨旭自2016 年开始陆续与海尔小帅、小熊家电等知名企业合作开展创意传播管理实践教学。该教学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打破了过去教学的单一性,通过产学研的深入、真实的合作实践,设立教学机制,让学生从中主动学习、应用所学的设计、营销知识。石晨旭通过创新思维训练让学生快速掌握创意方式,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充分应用起来,马上看到实际的结果,然后调整设计传播的方案。同时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当下数字媒体平台的调研、展示和传播规律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要能够在这种千人千面的数字传播当中、在瞬息万变的媒体环境当中重新掌握媒体传播的规律。实践教学不仅融入企业对设计传播的要求,也融入知名设计公司、广告公司的资深专家,数字传播的技术专家以及专业课导师共同组成导师团队,通过课程讲解、共同实践操作、结果评估、颁奖等机制帮助学生在实践中面对真实的困难,快速学习、创新,学生在实践过程当中对数字设计传播的理论有了更加深切的体会,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