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学院 陈梦迪
“人生的路从这里延伸,青春的理想从这里放飞……”已经记不清这是在逛街时偶然听到的歌词,还是小时候村里大喇叭里要宣布重要事情的前奏,只觉得这首歌已经陪伴了我很多年,尽管从未深究过歌词的涵义,然值此佳节,脑子里冒出来的还是这几句。校园春秋,亦是老师们的几载春秋……
从大一到研一,岁月追逐间,已在青科度过了五年,亦完成了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蜕变与成长。回想过去的几年,从来到青科到离开青科,再回到青科,遇见过形形色色的老师。有的老师为我们授课,有的老师关心我们生活,每个人的职责不尽相同,但“尽心、尽力、投入”是他们的共同特点,这也是我选择在本校继续读研的动力之一,因为能够遇到好老师便已经是求学路上的恩赐。
然情长字短,如果被问到对哪位老师印象最为深刻,第一反应还是庄老师。用现在网络上的流行语来描述我和庄老师的相遇,大概就是“2019年我考入了青岛科技大学,遇到了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这门课上为我们授课的庄老师,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后来大四毕业,她是我的毕业论文导师,再后来成功考取研究生,她是我的研究生导师……
得遇良师,终生之幸。第一次见到庄老师,是在大二的课上,一身简单又不失优雅的裙装,一袭短发,那时只觉得“老师好漂亮,好温柔”,加之上课时的谈吐和渊博,后来便成功地成为了庄老师的“小迷妹”。因为对文学作品的喜欢,所以每节课都听得很认真,或许是每位诗人和作者的名字与作品充斥着的文学的魅力,亦或是老师授课时的淡定从容,让我置身于那些故事和传奇中。此刻再去回忆当时的本科时光,不管是这门课,还是庄老师,都是印象最深的记忆之一。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准备考研的冲刺阶段,疫情攻坚战也到了关键时期,学校提前放假,考研的同学们心情也开始焦躁,“你有地方自习吗?没有的话来我这里吧!”尽管当时为了更好的备考已经提前去校外学习,但是庄老师的一句问候,对当时耐心和决心已经被考研消磨殆尽的我来说,显得无比珍贵,记得当时和朋友说,“我一定要考上,并且要考好”。后来如愿以偿,初试第二,复试第一,尽管庄老师从未对我做出任何要求,但看到成绩的那一刹那,第一个联系的还是她,想告诉她我没有让她失望,也想感谢她在我最想放弃的时候给予我的温暖。
片言之赐,皆我师也。作为一个初入大学时就秉持“努力做个小透明”理念的人来说,很少会和任课老师主动交流,后来确定了要考研的决心,开始对专业课程更加关注。“老师,我毕业论文可以跟着您学习吗?”“好的!”一句简单的对话,我们之间的交集变得多了起来。紧接着便是撰写毕业论文初期的迷茫、找资料的受挫、改细节的繁琐……对于从没系统的写过长篇论文的人来说,这是个很大挑战,每每此刻,庄老师或是给我发资料,或是根据我的问题提出建议,面对面指导……站在答辩讲台的时候,老师昔日的指导和建议便是最大的底气。
良师易觅,师恩难还,不管是考研期间的鼓励,还是撰写论文时的帮助和指导,都将是这份师生情谊当中的重要一环。如今,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已经拉开序幕,尽管前路尚未可知,但我仍将尽自己最大努力,不负恩师,不负自己。君子之交淡如水,不敢自比君子,但仍将珍惜与期待这份师生情谊。
“秋季已硕果累累,桃李芬芳惹人醉。”值此佳节,最后唯有一句祝福送给所有的老师——高山不移,碧水常流,祝愿各位老师桃李遍天下,春晖充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