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期浏览 >> 2020年11月24日 >> 第一版 >> 正文

校园文明建设评估优秀:“科大精神”凝练升华(一)

发布日期:2023-08-16

2000年5月27日山东省高校校园文明检查情况通报会上,专家组对我校的评价为:在已通过初评和复查的20多所高校中,创建成果是最突出的,档次和品位是最高的,成绩是最好的。

听到专家组的评价,台上台下的领导、教职工、学生们百感交集,纷纷流下了眼泪。因为这短短几句话,是对我们努力付出的肯定,是对我们三年来团结一心的褒奖,是师生员工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所得到的极好回报。时任党委书记刘立魁在主席台上面向师生连鞠三躬:“感谢校园文明建设这一目标定得好;感谢专家的关心与支持;感谢全院师生员工这三年多的努力与奋斗……”

提高认识、明确方针是搞好校园文明建设的前提

熟悉我校的人都知道,在青岛科技大学新校区建设之前,这所学校的前身——青岛化工学院的校园(四方校区)面积并不大,校园建筑也称不上宏伟壮观。时任学校党委副书记、后任校党委书记的高青回忆道:“80年代我校为化工部部属院校,和省属高校相比,办学的各方面投入还是比较多的。但在90年代化工部被撤销的前几年,由于国家石化企业管理体制政策的改变,化工部财力锐减,学校处在一个非常困难的阶段,每年的经费所得少得可怜,甚至借钱给教职工发工资。因为欠账较多,所以校容校貌也比较落后,没有什么大的改善,道路管路、绿化美化就更谈不上了。这也导致大家对学校的发展信心不足。”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998年,在当年的11月17日,我校的管理体制发生了变化。根据山东省政府鲁政发(98)78号《关于国务院调整撤并部门所属学校划转我省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精神,我校实行中央与省共建,从原先的化工部部属院校变为以山东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列入省属事业单位编制序列,由省教育委员会主管。借钱发工资的艰苦时期终于过去了。

在这一背景下,从接到鲁高工委(1997)通字7号《关于在全省普通高校进行校园文明建设检查评估的通知》文件后,学院即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校园文明建设检查评估领导小组。当时我校的领导班子对于“校园文明建设在学校工作中究竟应该占有什么样的地位”进行了学习讨论,认为校园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认为文明校园建设对内有助于凝聚全院力量,对外有助于树立化院形象。

思想认识的明确带来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的明确。我们确立了校园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这就是按照《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校园文明建设检查评估标准》的要求,以提高校园文明水平、校园管理水平和师生员工素质为目标,建设优美的环境、优良的秩序和优良的校风,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奋发向上的校园精神。工作方针是“以评促建,重在建设”。在硬件建设上以评促建,下大决心、花大气力整治校园,改变落后的校园面貌;软件建设上以评促建,加强师生思想道德建设,着力提高师生的文明素质;管理工作上以评促建,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在创建过程中,正是由于坚持了这个正确的工作方针,得到了全院师生的积极拥护和支持。当时学校把迎评作为一种手段,作为一个阶段性目标,而真正的目的是为师生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创造一个适应高素质人才培养需要的育人环境,使创建文明校园成为一项顺民心、合民意、实实在在的建设工程。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