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将思绪回溯到20世纪90年代,当时的青岛科技大学还叫青岛化工学院,在青岛乃至山东高校中,无论从哪方面看,青岛化工学院都只能算是个“小字辈”。论规模,不算最大;论知名度,不是最响。但是若论起科研成果转化来,青岛化工学院却是不同凡响。
当时,我校先后有100多项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10项,成果转化速度之快、数量之多、获国家级科技奖励数目之多在山东省高校中是少见的。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资料统计显示,1997—1999年三年国家技术发明奖排序,我校排全国第5位,科技进步奖排全国第74位。1998年,我校科研成果转化经费排全国第24位。在青岛市和山东省2000年度科技进步奖项目中,共有6项成果获奖。
在2001年2月召开的2000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青岛化工学院的“高反式-1,4-聚异戊二烯的合成及应用开发”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高分子工程材料研究所的“一步法铝塑复合管成型设备与专用交联料的研究与制造”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所高校同时有两项成果获国家级大奖,这一令人瞩目的成就引起社会轰动。我校获奖数量在山东省高校中遥遥领先,不要说在青岛,就是拿到全国高校中,也是名列前茅的。
论国家投资,我校得到的并不多;论学校牌子,我校比不上重点大学;论办学规模,充其量在青岛只能排在第三位,但我校偏偏因成果转化出名了,而且一鸣惊人。
在2001年3月召开的全市科技奖励大会上,一位市领导这样说道:“我建议大家好好研究一下‘化工学院现象’,既不是最大,也不是名牌,但他们在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方面的成就,却对青岛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支持很大,非常了不起。”短短几句话却发人深思。
不等不靠主动出击 于市场中搞科研
长期以来,围墙里的高校往往游离于市场经济竞争之外,科研与市场脱节。而在青岛化工学院,通过与企业打交道而萌发的市场意识让我们较早地觉悟到,只有与市场结合,与企业共搭经济平台,才能让成果转化渠道流畅,才能让高校科研走上良性循环。
几乎每一位老教师都清楚记得,九十年代初的青岛化工学院,一年中总要有几个月不得不靠借钱发工资,学校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在那种情况下,怎么可能再有钱投入科研?
对于所有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来说,“缺资金”是个共性的问题。没有资金,搞科研开发势必捉襟见肘;没有成果或者说没有大量的成果供挑选,就谈不上转化,更别说产生经济效益了。但在诸多劣势之外,我们有一个优势是别人没有的,那就是工科院校的先天优势——常常要和企业打交道。这使我校早早地接触到市场,早早地开始“品尝”到市场汪洋大海的味道。
也许,我校科技成果转化意识的觉醒正是自觉不自觉地从那时开始的。但又有谁能否认,如果没有敏锐的市场意识,没有观念的转变,优势不可能自动转化为胜势。
在国家提出科研体制改革之前,学院领导便带领一帮科研人员走进企业,走入了市场,没有科研经费,想方设法和企业去谈;没有科研课题,想方设法到企业去找。于是,项目来了,经费解决了。向企业要经费,向企业要课题,不仅使青岛化工学院科研没有因经费等原因而落下,反而开创了一种新的模式,与企业建立了源源不断、无法割舍的联系。
逐渐,我校改变单一借助企业资金的方式,开始寻求一种投融资的多元化渠道。除大力争取国家投资外,有的科研所从国外融资办起公司,一批企业借助银行贷款谋求发展,也有一批公司通过股份制改革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从而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筹资、融资的机制,并且,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能够“反哺”科研源头,又促进了科研所研发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认清形势,定准位置,用活政策,真抓实干,唯求发展。”时任党委书记刘立魁道出了化院现象的发展真经。在科研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青岛化工学院却不等不靠,主动出击,成果一个接着一个出,国家大奖一个接着一个拿,不能不说是“被市场逼出来的奇迹”。
艰苦奋斗孜孜不倦 赤诚之心为科研
辉煌的背后总是有着不被人熟知的艰辛和付出,每一项国家级大奖都在传颂着几代科大人艰苦奋斗、呕心沥血的感人事迹。学校坚持科研兴校,多年来先后获得1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杜邦科技创新奖。韩方煜、丁惠华、李世直、吕柏源、陈宗淇、刘光烨、崔作林、常德功、林强、吴其晔、胡仰栋、郑世清、潘炯玺、黄宝琛、汪传生……一个个闪耀的名字,镌刻在青岛科技大学的科研里程碑上,彰显着青科人的精神力量。
韩方煜教授多年来致力于化学有机合成和化工系统工程领域的研究工作。在聚氨酯技术开发、合成橡胶新材料合成、工程软件开发、重大工程设计、碳四碳五分离技术等领域均取得了显著成绩。曾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化学工业部科技进步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作为项目负责人,韩方煜教授与烟台万华集团合作提前完成的“四万吨MDI制造技术开发”产业化重大项目,成功完成了三次MDI装置扩产目标,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该技术打破了国外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与封锁,其中,DAM制造工艺、釜式连续光气化及MDI精馏精制工艺三项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政府科技奖励,使我国成为继德国、美国、英国、日本之后第5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DI制造技术的国家。
丁惠华多次放弃留在国外的机会,毅然回国献身国内的科研事业。1977年丁惠华开始从事计算机在化工模拟计算方面的研究。为了开发适合国情、能装于微机使用的化工过程模拟软件,我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及有关化工企业的资助下,从1983年10月起开始研究开发“ECSS工程化学模拟系统”。国内的计算机应用本来就落后,资料又少得可怜,困难实在是不小。但丁惠华坚信,有领导的大力支持,有年富力强的韩方煜教授的通力合作,有一批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作后盾,开发一定能获得成功。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ECSS工程化学模拟系统”终于研制成功。1987年5月,在化工部科技局主持下,国内有关专家在青岛对该成果进行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这一成果目前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87年12月获化工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88年7月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丁惠华教授也被评为青岛市劳动模范、化工部优秀教师,山东省首批科技拔尖人才,山东省归侨、归眷先进科技工作者,山东省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奖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李世直于1973年调到我校,1980年,已被西方科学家列为21世纪七大技术之一的“表面技术”这一国际科学界的热门课题映入他的眼帘。而作为它的一个分支——镀膜技术,更是热门中的热门。研究过核材料的李世直一眼就看到了这项技术的应用价值,他毫不犹豫地选定了这个课题。面对强手如林的国内外竞争,他决定独辟蹊径。利用自己非常熟悉的“等离子体”的特性,用物理手段促进化学反应,以此解决硬质膜问题,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但当时他的实验室里只有一台需经改造才可使用的简易镀膜机。他顾不得许多,与学生们就在这台镀膜机上摆开了攻坚战场。实验需要罐装液氮,学院没有,他们就用自行车每周一趟地从工厂驮。
1983年3月,当李世直拿着一些身着“黄盔甲”的模具、刃具来到北京测试时,人们被测试出来的数据惊呆了。“这是具有国际水平的创举!具有极广阔的发展前景!”专家说。于是,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超硬膜技术通过了小试鉴定;于是,PCVD硬膜技术在中国,在青岛化工学院诞生了!这一技术被山东省科委列为重点项目,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列为重大项目。获得了第37届尤里卡国际发明金奖,还获得了国家科学发明三等奖和化工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吕柏源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思考者和探索者,他在高分子机械领域的成绩令人瞩目。
在吕教授的带领下,他的课题组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冷喂料挤出实验台,其他几项在橡胶机械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分别获得了化工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第八届全国发明金牌奖和山东省“十佳”专利奖等奖项。吕教授连续十几年每年都有重要的新成果问世,尤其令同行佩服的是,吕柏源教授的所有成果几乎都是原创性的,有的成果甚至是他思考了30年后才提出的。他在研究橡胶工业使用的“热水循环温控装置”时,废寝忘食、通宵达旦、辗转南北,整整历经十二年,终于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成功地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市,50多个制造厂和橡胶厂。他主持的“热水循环温控装置及应用开发”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陈宗淇于1986年到我校任教,是第一批国务院批准的硕士生导师,曾任应用化学系系主任。
陈教授在国内外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1984年“低固相不分散湿浆”获石油部科技进步奖;1990年获山东省教委科技进步奖;1992年“分散体系的异常流变性”获山东省科委科技进步奖;1994年再次获省科技进步奖;1995年他所主持的“非牛顿亲油液体子膜减阻的研究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刘光烨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充分发展自己的专业特长,积极带领研究团队开展对外合作,积极探索以技术中心为桥梁,大中型企业广泛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他带领实验室团队先后与国内外大型企业成立了“海尔塑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齐鲁石化合成树脂联合开发研究室”“颐中集团化学建材研发中心”“吉化ABS山东技术服务中心”“美国AC-Tech C-mold技术培训中心”“台湾高铁橡塑实验室”“日本旭化学涂装材料研究室”等联合研究机构。先后有“PVC基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家电用新型工程塑料”“无规共聚聚丙烯输水管道”“高强度PVC消音结构材料及其成型装备”等成果在全国多家单位实现了产业化,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其中“聚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的开发及应用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除此之外,他的研究成果还先后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进步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青岛市科技进步奖等政府科技奖励。另外,有4项成果因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获得青岛市高校与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奖和青岛市突出贡献奖。
崔作林、张志焜夫妇在1990年以青岛市委资助的2万元起步,开展纳米研究。经费有限,他们就精打细算,从工厂花500元买回旧设备自己动手焊接、改制成制备纳米材料的简易设备,并制备出了几种金属纳米材料。即使在1992年他们主持的项目获国家纪委批注拨款250万元之后,也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搞科研的精神。
在纳米催化剂的研制过程中,有一次急需一批三氧化二铝载体,张志焜教授和纳米所的杜芳林博士亲自赴淄博看样订货,当天傍晚押车往青岛赶,赶回学校时已经是午夜零点多了,他们与等候在学校的陈克正博士等7位教师,硬是人抬肩扛,把5吨重的氧化铝搬进了实验室。崔作林教授始终以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态度对待科学研究。“高熔点纳米金属催化的制备方法”获199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999年,崔作林教授成为“中国专利山东优秀发明者”二等奖获得者。
常德功一直致力于新型传动机构、机械系统智能化、现代设计方法学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的研究工作,并于1981年至1984年留学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回国后,常德功利用自己在德国留学期间所积累的科研经验,带领教研室的老师们“从零开始”进行科学研究。“没有设备,我们就想方设法自行研制;没有配件,我们就到企业的废旧设备堆里去捡;没有经费,大家就骑自行车、坐公交车到企业去。终于,自制成功了简易的实验平台,适应了科研起步阶段的要求。”
常德功先后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教委优秀青年教师基金项目,并完成化工部、山东省、青岛市、国家发明协会等多个科研项目,在理论和应用成果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主持的科研项目中获国家发明四等奖、化工部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在第18、19届全国发明博览会上,常德功教授主持研发的“三叉杆滑移式等角速万向联轴器”和“三叉杆滑块式等角速万向联轴器”项目连续两届获得全国发明金奖。
林强于1993年底被任命为青岛化工学院高新精细化学品研究所所长,之后,又担任了青岛化工学院精细化工系主任。先后被评为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标兵、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青岛市跨世纪青年学术工程技术带头人、化工部跨世纪青年学术工程技术带头人、青岛市劳动模范。
半个世纪以来,国内选矿采用的浮选剂一直是以“黄药”“黑药”“二号油”等“老三样”为主。美国的氰胺公司、道化学公司等科研机构研制过一些新型浮选剂,但真正有效并且有实用价值的药剂不多。由于国内外矿石资源越来越趋于贫、细、复杂化,原有的浮选剂早已不能适应选矿工业的要求,并且其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使大自然早已亮出了“红牌”。林强在攻读博士学位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天才地发展了浮选剂理论。他提出的“浮选剂活性的屏蔽——恢复”假说解决了半个多世纪来困扰人们的药剂选择性难题。林强成功运用这套理论,研制开发了10种高新浮选药剂,打破了70余年来我国浮选药剂一直靠仿制外国产品为主的格局,他主持的“高效选金药剂ZL4020”项目获1998年国家技术发明奖四等奖。
吴其晔身上有一股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的精神,“大学的讲台是十分严肃的,上得来却未必下得去。”他时常拿这句话激励自己。
数十年如一日的认真与谨慎,使吴教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先后获得了中国最高科技奖项之一的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原化工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青岛市科技进步奖。编著出版《高分子流变学》《高分子材料概论》《高分子凝聚态物理及其进展》等多部著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研究论文120余篇。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
胡仰栋、郑世清在90年代致力于国家计委重点攻关项目年产4万吨MDI制造技术研究开发,由于MDI连续精馏精制及降低水解氯是核心技术,而在这一技术的中试实验研究中,装置必须连续运转。于是他们在30多度的高温下昼夜加班,作为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每天都要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安排下一步的实验方案,有时一天只能休息3个多小时,经过近两个月的实验,终于得到了理想的结果,圆满完成了科研项目。“MDI制造技术与开发”项目获得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潘炯玺于1981年毕业并留校工作,曾任高分子工程材料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研究工作,承担过国家、省、市重大科研攻关项目。“一步法铝塑复合管成型设备与专用交联料的研究与制造”获200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硅烷交联聚乙烯基钢塑复合管材料及成型设备的研究与制造”获2002年度杜邦科技奖。他多次被评为学校先进工作者,荣获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0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黄宝琛主持完成的“高反式-1,4-聚异戊二烯的合成与应用”项目,获1999年度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技术发明二等奖和200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并荣获国家科技部863计划15周年(重要贡献)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嘉奖。
以其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黄宝琛教授带领课题组教师和青年学生,开发了系列橡胶新材料,完成了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其中在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2项国家863计划资助下,历时10余年完成的“高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的合成及应用开发”项目,开发了一种采用负载钛体系催化异戊二烯本体沉淀聚合合成TPI的新技术,较之国外已工业化的合成TPI技术,催化效率提高数十倍,工艺大为简化,能耗物耗大幅下降,因而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为这种材料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该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汪传生分别于2001年、2011年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自1987年起就和赵嘉澍教授及其课题组开始了对同步转子密炼机长达十几年的研究。密炼机是高分子材料制品生产中最关键的设备之一。80年代中期,随着轮胎工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子午线轮胎的迅速兴起,普通的异步转子密炼机已难以胜任。因此必须开发新型转子密炼机。项目研制之初,根本没有什么经验可借鉴,许多人认为搞“同步转子”简直是异想天开。但汪教授跟他的同伴们没有被困难吓倒。十几年里,他们做过上万次试验,前前后后设计过上百对转子,而做密炼机试验最大的特点就是脏,每次实验完毕走出实验室,他们全身上下都是炭黑,简直就是个“黑人”。
1989年,经过多次联系、洽谈,由上海橡机厂试制的50L销钉混炼室密炼机在潍坊橡胶厂使用。在潍坊安装、调试和中试期间,汪教授和赵教授及其他的同事们经常来回奔波于青岛与潍坊之间。前后40多天的时间里,每天清晨5点汪教授和他的同事们便起床去青岛火车站赶火车,白天在车间里跟工人师傅们一起安装、调试试验机台,进行技术指导,夜晚10点多才拖着疲惫的身体乘火车赶回青岛。该项目很成功,使该厂生产的微型传送带合格率达100%,达到了出口要求,并于1992年获化工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汪教授将完善的第三代同步转子密炼机技术再次放大到270L、370L大中型密炼机,2001年,该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有了以上种种辛苦付出,有了以上种种孜孜不倦的进取,被国际纳米权威们认为20世纪很难搞出来的“高熔点纳米技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在青岛化工学院浮出水面。美国纳米技术权威席格尔教授说,这项成果表明,中国的纳米技术研究已超过美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致力于MDI制造技术研究的计算机化工研究所,与少数几个国际跨国公司的垄断顽强抗争,终于突破国际封锁,带动了多家陷入困境的国内企业,成功盘活国有资产30多亿元,并两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以研促产以产带研 产学研联合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必须打破计划经济和传统工业经济下形成的严重的条块分割,突破部门行业的界限,突破学科、学校的界限,建设学、研、产一体的办学实体,以研促产,以产带研,产学研三者联合发展。青岛化工学院的做法不啻为产学研结合的一个新创举。
90年代,青岛化工学院实施了以科技创新带动学院发展的战略,对科研工作实行了倾斜和宽松的政策。在人员编制和经费极为紧张的情况下,设立了院系两级研究所16人,配备专职科研人员近百名。除此之外,还设立了青年科学基金、人文与科学研究基金,推出了学科带头人制度,并鼓励科研人员自主选题,大胆探索,鼓励科研人员通过种种方式与社会和企业联合搞科研。
如何打通学、研、产一体化的通道,探索一条适应高校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模式,通过大胆实践证明,我校的思路是对的。那就是——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一切让市场说了算!
我校始终强调高校科研应当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需要,把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和应用开发研究作为科技工作的重点。“八五”以来,不断调整科研政策,鼓励和引导科技力量以各种形式与企业联合,共同建立研究开发机构,进行实质性的产学研合作,从企业中确定研究课题,直接将科研成果应用到企业。
为了尽快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90年代的青岛化院探索出了产学研一体化的诸多模式。
第一种是到企业选择科研课题。企业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让科研选题“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
第二种是研究所办企业。高分子材料工程研究所研制出了铝塑复合管机电一体化成套设备和硅烷交链高密度聚乙烯专用料后,以研究所为依托成立了东晖科技公司,对铝塑复合管技术进行资助成果转化,技术开发水平达国际先进,而且获得国家、省、市多项成果奖励。
第三种是企业办研究所。由高校软控杜军主持,李勇、李志华、袁仲雪等参与合作研制的密炼机上辅机系统,以其高质量和高科技得到了企业广泛好评,不仅获得了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投入生产后短短几年便累计创经济效益上亿元,产品在世界知名橡胶公司应用。由我校宜利达工业公司在生产中完成的“橡胶V带及同步带及成套设备制造技术”,创直接经济效益1000余万元,成果被列为国家科技部重点推广项目。
第四种是联合建立研究所和成果开发基地或者联合组织技术攻关。先后与海尔集团、澳柯玛集团、齐鲁石化、莱钢集团、胜利油田等近百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基地,使科技成果能够迅速在这些企业中得到应用与转化,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烟台万华集团合作开发的MDI年产4万吨制造技术,一举打破了英美等少数国家的技术垄断,社会效益可达数十亿元。塑料工程技术中心通过和颐中集团、海尔集团、澳柯玛集团、齐鲁石化等联合研究与攻关,攻克了“塑料合金化技术及系列合金材料”等重大项目,所开发的ABS、PP、PVC及系列新型工程塑料合金材料代替进口应用于海尔等家电产品,经济效益显著。在自来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热水管等方面都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据专家测算,这种新型材料全面推广后,可全面取代现在的进口材料,年收益可达上亿元。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普遍而且有趣的现象。高分子工程材料研究所主要是从事新材料的研究,但是这个研究所30多名员工中不全都是科研人员,还有专门负责市场开发的,有搞生产调试的,有搞外向联系的,甚至还有搞企业职工技术培训的。实验室的技术,如果不转化成产品,那是没有什么实际价值的,但这中间,必须经过“实验技术—中试—产品—商品”等环节,如果最终成不了商品,那就是“展品”,就失去了研究的意义。在其他几个所,其人员构成也如出一辙。
宽松氛围放水养鱼 经济市场展才能
给种子提供什么样的土壤,就能结出什么样的果子。青岛化工学院把科研管理的着眼点放在环境建设上,不管企业管后勤,不管教授管服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个人都动脑,肯定比领导高明”,这是青岛化工学院给创新性思路以最大限度的支持而叫响的一句口号。
科研工作人员既可以是出科研成果的主力军,同时也是转化科研成果的主力军,只是前后工作的内容有些不同。高校中的科研人员习惯于把自己的工作界定在研究上,而没有在科研成果的转化开发方面充分展示才能。青岛化工学院给这些科研人员中的“能人”以舞台,让他们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能。
化院拥有一大批科研人员、学者和专家,但化院却没有自己的校内权威专家。学校有一个基本原则——有什么想法放手去干就是,学校绝不会把大家的想法“扼杀”掉,学校只是为科研提供后勤服务,从来不搞什么“项目专家鉴定”。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崔作林、张志焜夫妇对此深有感触。崔作林教授说:“化院宽松的学术氛围一直深深吸引着我们。十几年前我俩只身来青岛时,校领导二话没说给了两间房子和两万块钱,让我们的事业能够最快地启动,如果还在原先那所重点大学,肯定出不了这么多成果,甚至不可能涉足纳米领域。所以我们要感谢化工学院,感谢历届校领导。”
“不要怕失败,也要容许失败”,青岛化工学院领导在各种会上经常这么讲。“先大胆地闯,不要担心会不会失败,发现不对马上改正就是了”,本身就从事科研的原青岛化工学院院长焦奎教授说,“如果不允许失败,老是担心失败,那谁还敢搞大风险的项目?”有一位青年博士来到化工学院后,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曾出现一些失误,但是学校仍然相信他,他本人也没有气馁,几年后取得重大突破,申报了4项专利,其科研成果在陕西、河北、北京、山东等许多大型企业推广应用。
在青岛化工学院,院领导一班人甘当“后勤部长”,特别注意解决科研立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定期到各个研究所和实验室,了解老师们的科研进展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而且当科研人员在立项、鉴定等方面有需要时,他们总是有求必应。在化院,不管是党委书记还是院长,每人每年都有多次带领科研人员到企业、到有关部门争取科研立项的经历。
事业聚人感情留人 一门心思创事业
为什么青岛化工学院成为了全国最早开展纳米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为什么这所名不见经传的高校里能卧虎藏龙?来过青岛科技大学的人都慨叹:是灵活的用人政策、宽松的科研环境为他们打造了一支能征善战的教学科研队伍。
知识和占有知识的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资本”。资本有个积累的问题,也有个如何充分发挥效能的问题。青岛化工学院坚持以人为本的治校方略,以事业聚人,以感情留人,在盘活“知识资本”存量方面走在全市前列。盘活“知识资本”存量,首先应让“知识资本”参与分配,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和技术在创新中的作用。在化院,有句话叫“穷学校富待遇”,意思是对有特殊贡献的科研人员和教师,学校总是千方百计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或将他们吸引到化院开创事业。
70年来,青岛科技大学始终把尊重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作为振兴学校的根本大计。学校采取以老带新、合作研究、出国进修、在职培养等方式,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学校还采取一系列鼓励性措施,如设立中青年教师专项教学科研基金,设立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奖励基金,使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不断脱颖而出;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来校工作,形成了一支勤奋敬业、锐意进取、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尤其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与化学工程、机电工程、信息与控制工程方面聚集了一批在国内外科技界颇具声望的专家。
1999年,为了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有较深学术造诣,在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中起骨干带头作用的师资队伍,青岛化工学院决定,在校内实行特殊津贴制度,对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分别给予每月100元、80元、50元的特殊津贴,并在住房、科研经费、培训、学术交流等方面给予特殊照顾。2000年,学校又做出决定,设立“化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基金”,加大力度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规定对引进的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博士,学校将一次性发给安家费5万元、2万元和1万元,提供科研启动经费20万元、10万元和5万元,并在石老人旅游度假村一带免费提供100~120㎡住房一套。对于引进人才的配偶,如在外地工作,学校负责调动并安排工作,对于引进的博士、博士后,学校可根据情况实行低职高聘。或许,这些政策对于那些重点高校根本算不了什么,但对经济条件一般的青岛化工学院来说,已经相当了不起。
青岛化工学院的分配政策也较早实行了改革。现在大多数科研所都是“奖金自负,多劳多得”,许多科研机构职工工资主要由自己负担。同时,对于取得重大成就的科研人员,学院又舍得投入进行奖励。
事业聚人,感情留人——坚持以人为本的治校方略,让化院尝到了甜头。在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我校通过一系列措施,培养出了一支强大的科研队伍。截至2001年,青岛化工学院拥有院士1名,博士生导师8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名,全国化工界重大贡献优秀专家1名,化工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名,省部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8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36名,全国优秀教师4名。仅2000年一年,就有30多名高级职称人员来到青岛化工学院。大多科研所、实验室建立起了一支生机勃勃、团结向上的人才梯队。
精彩的“化院现象”所折射出的是学校为科研优化的良好环境,全体老师面向市场努力拼搏,这正如鸟之双翼,推动着学校科研工作不断开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