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期浏览 >> 2020年10月27日 >> 第一版 >> 正文

教泽绵长:谱写披荆斩棘的奋进之歌(二)

发布日期:2023-07-20

艰苦奋斗自建农场

据我校原党委书记江从彬回忆,五十年代末,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劳动基地,也为了解决困难时期粮食蔬菜的补给,我校在南泉购得300亩左右的土地。这就需要建一些房舍作为学生宿舍、仓库、伙房。为节约开支,学校决定化机系两个班学生下乡建房。

刚去时,只见那里一片荒原,周围没有住户。于是师生们带了帐篷,安营扎寨。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外面下大雨,帐篷内下小雨。劳动中重活由身体强健的男生干,女生和体弱的去田野挖野菜以补充粮食的不足。为解决生活用水,首先要打井。选好地点,平地开挖,出水后,砌好井壁,先后打了两口井。因为盖砖房开支太大,大家选择了就地取水和土,打土坯。在3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建成了二三百平方米的草房,这些工作都由老师们自己设计、施工,全部自力更生,为农场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尽管困难重重,但是大家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相信困难总能被克服,学校的明天是美好的。”从江从彬的这些叙述中,我们读到了科大人“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橡胶品格”。

勇承重载引领新发展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时任党委书记兼院长仲侃伯坚决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坚持教学科研为中心,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为学校拨乱反正、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与今后的健康发展、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作出了重要贡献。

六七十年代,与我们同类的化工院校都有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控制专业,而我们学校还没有一位该专业的老师。周立方老师是当时化机党总支副书记,据他回忆,1971年下半年,学校开始筹备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控制专业建设。学校从物理和数学老师中选出几人,让他们一边学习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控制专业知识,一边建立实验室。老师们克服种种困难,通过自学和培训具备了相应专业知识。

邬齐斌老师从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控制专业筹建起,付出了大量心血。在缺乏师资和实验室的条件下,他与其他几个老师奋斗了十几年。从1972年,学校第一次招收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控制专业学生,直到1985年,建成6个实验室,基本满足了教学和科研的需要。邬齐斌老师除了承担教学任务外,还经常为教师举办讲座,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当某些课程师资不足或难度较大时,他克服困难,勇挑重担。爱人、孩子患病时,他仍然坚持带学生下厂实习。多年来,他始终坚守在教学第一线,特别认真负责。

经过几十年、几代科大人的艰苦奋斗,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控制专业由一个专业发展到如今的一个学院。这其中,体现出我们科大人“同心协力、勇承重载”的橡胶品格。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时任党委书记杜均尊师重教,努力建设教师队伍,把教育改革作为工作中心,为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级化工专门人才而努力奋斗,为我校的教学、科研作出了积极贡献。

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的还有原青岛工艺美术学校校长夏方成。1985年,他被任命为青岛工艺美术学校校长,全面主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据夏方成回忆,他到学校报到时,整个学校的管理、教学几乎处于半瘫痪的状态,仅能维持基本的教学。

到任后,他随即开展工作,着力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针对学校当时的情况,他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下大力气改善学校内部管理,对师生的教学、学习等进行严格约束,提升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使工艺美术教育逐渐走上正轨并受到重视。主持建设了新的教学楼、宿舍楼,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和生活环境。

在夏方成的带动下,学校的教学和管理逐渐走上了正轨,跻身为全国重点工艺美术学校之一,培养的学生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当时,学校在青岛多次举办教学展览,并参加了北京的全国工艺美校作品展览等,师生作品均受到较高评价。

勤俭节约筹建实验室

1989年元旦刚过,谭忠恪、罗文秀两位教授从济南来到青岛化工学院,在一万元经费、八十平方米空房的艰难条件下,开始了实现梦想的行动。

谭忠恪教授对此记忆深刻:“那时学校正值放假,等到开学再筹建实验室当然也行,但时间浪费得太令人心疼。”于是他们从兄弟实验室借来三张实验台,又买了几个水槽和一些简单仪器,动手建设实验室。由于实验程序的需要,要把实验室间隔成晶体生成、粗磨、细抛、激光鉴定测试和切割五个部分,这需要一笔资金。为节省开支和时间,谭忠恪这位须发斑白的老教授,不等不靠,硬是一个人将1.2立方米松木和成捆的玻璃,从一楼扛到四楼。他又亲手油漆墙壁和门窗、安装玻璃,亲手干瓦工活、木工活、铁工活。就这样,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实验室便有了雏形。连木工师傅都感慨地说:“没见过你们这样连轴儿转的人,这个活儿要是往常怎么也得干40天。”

实验室需要保温材料,若用珍珠岩一来难买,二来昂贵,两位教授就在别人丢掉的锅炉保温废料中,一点一点捡净树叶、虫壳,又一遍一遍粗筛细罗,没花一分钱就解决了这个难题。室内一台庞大的研磨机,那是一个军工厂生产线压缩下马后,济南一个朋友帮忙买到的。要买新机器得花一万多元,他们只花了五百多块钱。加上谭教授自己安装、修理,又省了不少开销。

那些培养晶体的玻璃缸中所需的白铁皮灯罩,是他们买来低价的黑铁皮,再自己涂上白漆而制成的;那挂在墙上记事的小黑板,是做门窗剩的边角料自己钉制的;所有的电线线路都是他们自己安装,机器是自己装配;别人不用的坏桌椅,经过他们的手又都派上了用场。

两位教授从开始建设实验室到出成果,仅仅用了5年,当人们称赞领奖台上的炫目奖杯时,往往忽略了这些奖杯背后的故事。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在科研乃至人生的道路上,只要具有勇于奋斗、艰苦创业、只争朝夕的精神,任何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悠悠万世功,矻矻当年苦。创办于70年前的青岛科技大学虽饱经风雨却历久弥新,正因为学校有一大批治学严谨、甘于奉献、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教师,在教育事业的这片热土上,他们用坚定的信念、顽强的精神执着地追求着创业、治学、做事、为人的最高境界,谱写了一曲披荆斩棘的奋进之歌。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