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校区基础教学部 王军东
批阅完期中考试卷,归档完毕,走出办公室时,顺手看看朋友圈,见那个在另外一个小城做高中老师的老同学发的一句话:
“数着手指头送这群孩子赶考的日子,虽然很累,但因为爱,岁月终将温柔。”
配图,是从教学楼的落地窗向外拍的夜景,只剩路灯,三三两两,整个小城已经入眠。
有人说,深夜的朋友圈从来都是情绪表达最真实的样子,很少有人看到,因为你会默默发送然后默默删掉,所有人都在自己的世界里自顾不暇,没有谁会关心你的情绪,只会笑说矫情。
但我点开评论区,输入“加油!我们都是追梦人!”,又加上三个拳头的表情。
不是社交敷衍,而是感同身受。
我知道,只有对这份工作满怀热爱的人,才会不畏辛苦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期待;也是因为爱,岁月终将温柔以待。
一
譬如,2019年9月29日,在国家最高规格授奖仪式上接受习近平总书记颁奖的“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她用爱表达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追求。
她说:“什么叫荣耀?荣耀意味着责任,意味着义务,意味着更要艰苦奋斗,更要持之以恒,更要对党对祖国无限忠诚。几十年来,我们的工作是那么平凡,但正如习主席所说的,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
多么朴实无华的语言,可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她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语文教师,她以“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的极大热情投入工作。她也曾饱经风霜,但“回归”后的她以强烈的使命感潜心钻研语文教学。
“在我的课上,要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发光体”,这正是于漪老师“教文育人”思想的体现,在她看来,传道授业解惑固然重要,但是“建设精神家园,塑造其灵魂”则更为重要。
为了践行“做一名合格教师,不负国家的要求、人民的嘱托”的誓言,她总是不知疲倦。为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倾注心血,她如今还承担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的重任;当教育功利化的现象显现、语文教学徘徊不前时,她的谏言从不缺位,“德智融合”的育人理念更是得到了全国教育界的高度点赞。
就像作家刘震云在《一句顶一万句》中所说的那样:“重复的事情不停地做,你就是专家。做重复的事特别专注,你就是大家。就这么简单。”于漪老师正是用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工作践行着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正是因为这份爱,让她站成了教坛大家的样子。
二
譬如,那些从《感动中国》舞台上一路走来的师者们,他们用爱诠释着对教育的责任与担当。
“风雪担书梦,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执鞭上课。艰难斑驳了岁月,风霜刻深了皱纹。有人看到你的沧桑,更多人看到你年轻的心。” 这是2018年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担起乡村未来的80后教师张玉滚的颁奖词。
鬓角斑白、脸上布满皱纹的人儿,若不是户口本上清楚标注的出生年月,有谁会相信这是一位年轻的80后?大学毕业,放弃在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地处偏僻的家乡,从一名薪水微薄的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17年。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他用务实苦干的精神诠释了对教师职业的热爱。
还有在大山深处教书育人36年的支月英,为艾滋病患儿撑起一片蓝天的红丝带学校创办人郭小平,量子通讯的领跑者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潘建伟……
“守其初心,始终不变”,诚如大文豪苏轼在《杭州召还乞郡状》所言。张玉滚、卢永根、支月英、郭小平、潘建伟,一个个闪亮的名字,他们用无私、奉献的姿态注解着为人师者的志向和初心,正是因为这份爱,让他们成为了教坛楷模。
三
譬如,那些我身边平凡的同事,他们用爱践行着对教育的无悔和热情。
当拿到自己帮扶的贫困生,看到帮扶卡上——我来自一个单亲家庭,母亲独自带着我们姐妹两个人生活,母亲的身体状况很差,重活基本干不了,而爷爷奶奶都患有重病,奶奶患有老年痴呆症,每年的医药费给家庭造成了更大的负担。近两年因为发大水以及台风造成家里粮食减产,让本来微薄的收入更是雪上加霜——的情况说明时,他瞬间眼睛湿润,他悄悄地找来学生的餐卡号,每个月毫不犹豫地将自考辅导费拿出来充到她的卡里,他知道这段难捱的日子里,这些爱总会让一个心生迷茫的孩子看到希望;当那些备考研究生或者自考的孩子在下班后“缠”着他讨教疑问点时,他没有顾及身怀六甲等在车里的妻子,他知道这些或情愿或埋怨的等待定会在有意无意中改变一些人的人生结局……
是的,多年以后,关于这所校园,留存在每一个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的记忆中尚能清晰地诉诸语言的,除了那片秋天落满一地的银杏林,略嫌残旧的水泥路面, 每逢初夏时节便两侧拥挤了盛开的花儿的花圃,还应该是每一个为人师者的谆谆教诲,和那些因为爱被温柔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