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精心周密准备,在通过有关部门开学条件核验合格后,根据省、市统一部署,学校于5月26日开始安排学生分2个阶段共7批学生错时错峰、安全有序返校。久别菁菁校园,同学们有很多心里话要说。
化工学院2017级研究生张凤国:
返校之前有一些担心,到达青岛后,才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刚刚到站就收到了学校的第一份礼物:学校派专车来接我们了,看到挂着青岛科技大学牌子的车停在广场中别提多开心了。
很快,车开到了学校西门口,一条隔离好的检查路线映入眼中,辅导员老师、后勤工作人员和门卫等整齐的在门口等待着我们回来。随后是排队,出示证件,出示健康码,扫码确认回校,二次量体温,保持安全距离,登记个人信息,做核算检测,一样样的有条不紊。全程尽管导员无法进入,但是仍在隔离线外陪着我一同走完所有流程。当来到小五四北的时候,“化工学院欢迎你回家”的条幅冲进我的视线,学院领导和老师们在烈日下静静的等待着为回校的学生送上学院的关怀和问候。
回到宿舍,安全隔离,静待检测结果。本来还担心吃饭,没想到校领导、院领导亲自来到宿舍为我们送午饭,心里满满地感动。当我听到校长那一句欢迎回校的话时,泪水夺眶而出,老师们把学校当做自己的家,把一位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所有学生回来,他们都欢迎!
自动化学院测控163常致瀛:
出发前几天,学校安排了专门的老师了解我的行程,叮嘱我路上要注意的事。下火车之前,老师提前提醒我们在车站附近等待,反复确认我们都已经上车之后才发车。司机师傅主动帮我们拿行李,辅导员老师大门口接我们,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无一不体现出学校对我们深深的关怀。
在辅导员老师的陪伴下我回到了宿舍楼,远远便看见了“欢迎自动化同学回家”的条幅挂在门口。进宿舍楼后,楼长引导我登记信息,再一次提醒我在校期间要注意的相关事项。整个宿舍楼内干净、整洁;空气自然、清新。在核酸检测结果出来之前,学校还为我们提供了送餐服务,在每个饭点都会有刚做好的饭菜送到楼下。疫情之下,学校给我们更甚平常的关怀,很遗憾已经大四,很快就要离开,不过这次感受必定会牢牢印在心里,伴随一生,祝母校的明天更加辉煌。
高分子学院塑料161张恩铭:
时隔四个月,再次踏进校门,一切又将忙碌、热烈起来,恰如青岛的初夏一样美好。
作为毕业生,我满怀着憧憬抵达校园,虽然没有赶上青科春暖花开,但是并不遗憾,青科郁郁葱葱的绿色校园同样值得我期待。今年的毕业季虽然缺少了原本设想过的很多环节和仪式,但也是一次很独特的经历。人生中最青春的年华留在了青科大,以后回来的机会还很多!母校加油!
机电学院装控2016级任家旺:
终于结束了四个月之久的“寒假”!疫情期间,学校领导、老师非常关心我们的学习、生活,作为一名非常普通的大四学生,我深有感触。老师一次次的家访电话,言语间无不充满着对我们的关心和惦念。最让我感动的还有学校安排老师专程接站,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我们远游的学子非常感动,这个感觉就像从家里走出来,然后回到了另一个家!
化学院2019级研究生虞江涛:
身为湖北学子,我选择了5月26日回到学校。早晨5时30分,我到达了火车站。由于列车到站时间较早,相关接待工作人员还未上班,孤零零的我一个人在火车站等候。在我最无助的时候,后勤处的曲盛荣老师亲自驾车来接我到相应的接待点。在路上,曲老师细心地给我讲解归校流程,直到送我进了接待点,曲老师才重新奔赴新的战场。在通过了核酸检测以后,万志波老师又驾车来到接待点送我回学校。在路上,万老师一直在安慰我的情绪,直到把我送到学校才慢慢离开。
对于我一个在外地求学的人来说,一个人来到了陌生的城市,心里难免有些孤独,特别是在这个特殊时期,人与人之间被口罩拉开了距离。但老师们的出现,给了我逐渐冰凉的心一丝温暖。今后的日子里,我会铭记这份感谢,并用实际行动将你们的这种无私传承下去。
高分子学院2019级研究生樊文琪:
拖着行李箱回到期盼已久的学校,先是严把校门的保安大叔,认真而负责的检查证件,紧接着就是满面笑容的老师们亲切的询问,沿着学校设定的路线,我走到了核酸检测点进行检测,每一个步骤都安全且有序。在导员的陪伴下,我进了宿舍,老师们已经帮忙消了毒,通了风,晒了被子,只需要简单打扫一下就可以了。在我担心隔离期间午饭只能用泡面解决的时候,校长亲自送来了热乎乎的午饭,并反复告诉我一切有学校在,有问题找学校。学校各项举措让我们安心、舒心返校,贴心、暖心复学。
虽然我错过了科大柳芽抽芽的那份嫩绿,错过了几个月的校园时光,但一定会珍惜这个即将到来热情似火的夏日。
化学院2017级研究生张雯:
2020年5月26日,我搭最早的航班飞往青岛,内心满是期待与欣喜。校门口立着“欢迎同学们返校”的拱门,学院辅导员老师热情的迎接我们。接下来,辅导员陪我做核酸检测,校长为我送午餐,学校为每个宿舍准备了健康大礼包,学院为我准备了水果和热干面。一件件小事体现的是学校对我们的真切关心,是每一位老师的温暖奉献。
如今我已调整好状态,迎接这特殊的毕业季。不久后,我将背起行囊踏入社会,此刻,我想说:无悔7年青春与青科大相遇,谢谢老师们的教诲,谢谢母校的培养。愿母校明天更美好。
材料学院金属161张冬青:
到达学校,到处都是 “欢迎同学回家”的横幅标语、保证同学安全的警示标志和路线,校园里洋溢着暖暖的青春气息。作为一名大四学生,今年的毕业季与以往很不相同,但是我认为,只要同学们把毕业论文写好,认真完成其他的毕业事项,给自己大学学习生活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那就是对自己,对老师最好的回报。毕业以后我们还应继续努力,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争取不负青春韶华。
经管学院工商管理162董宇萱:
我来自湖北的一座小城市,庚子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打破了我们宁静的生活,居家隔离成为了生活的主旋律。
疫情期间,学校为湖北的同学专门成立了QQ群,时刻关注我们的身心健康,导员也多次给我打电话,询问我的状况和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给予我温柔的鼓励和开导。在疫情得到好转后,导员给我们拍摄了校园正盛放的樱花,看见照片的那一刻,我无比想念这个我曾经待了四年的校园,想念这四年间在这所学校里发生的点点滴滴。
四年的时间转瞬即逝,我即将告别我的大学生活。在发布返校通知的第一时间,我和我的舍友相约第一批返校,共享我们大学生活中最后的一个月欢聚时光。
到达青岛后,最先迎接我的是青岛标志性的的大风,吹在身上好冷,但是好熟悉,像是许久未见的老朋友给我打了一声招呼,虽然我打了个寒噤,但满心欢喜。
学校的一切都没变,只是校园有些冷清。图书馆、明德楼、弘毅楼、操场、食堂,承载了我四年的酸甜苦辣,仍然是那么熟悉又亲切。回到宿舍后,导员为我送来了零食、晚餐和防疫大礼包,包括口罩、消毒湿巾、抑菌皂等,贴心周到。
临近毕业,在大学生活的最后一个月,还能回到熟悉的校园是多么的幸福。在舍友和老师的陪伴下我会努力准备毕业论文答辩,调整心态,为研究生期间的学习生活做准备。
数理学院应物162张希饶:
从寒冬到初夏,一直酝酿着的美好,都随着复学返校的到来破土而出。终于,我又回到了这个我梦想开始的地方。从机场到学校,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让初返校园的我内心感到无比亲切。虽说是层层检测,条条绿码,但看着口罩下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时间,我竟无法用文字来形容自己的情绪。
校园里,每一位科大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刚进学校大门,工作人员就对我进行了体温检测、身份确认以及今日校园通行码的确认,严格的程序让我倍感安心。核酸检测后,从所在地的情况到路上的各种感受,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无微不至的询问着,话语间,让我感受到无比的贴心,也感受到了学院对我们像期待远方孩子归家的期盼。进入宿舍楼,楼管阿姨为我耐心解答着特殊时期的防控知识,听到了那熟悉的的声音,让我体会到了久违的温暖。步入寝室,看着书桌上学校准备的防疫大礼包,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科大人”的归属感与亲切感。
作为毕业生的我,定将更加珍惜在学校的每一天,珍惜最后一次与同学老师的相聚、最后一次校园生活!也衷心祝愿2020届毕业生有一个美好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