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期浏览 >> 2023年07月04日 >> 第三版 >> 正文

难以忘怀的一堂课

发布日期:2023-07-06

花开无声,六月扬眉,又是一年毕业季。毕业是千万个夏天的故事,千万个人,千万个不同的夏天,相同的只是告别。我们本就来自四面八方,自当归于天南海北,但我们相信在你的大学生活中,总会有那么一位老师,那么一节课,让你记忆深刻,给平淡的大学生活添上多彩的一笔。

我比较喜欢上C++这门课,平时我都会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和复习。有一天老师上课提问我,我全都回答上来了,非常有成就感。老师在课堂上说:“只有细心、勤奋的人,才能赢得最后的成功。”这句话对我的影响特别大,在大学的时光中时刻鞭策着我,使我成功考上了研究生。现在马上就要离开大学了,我想对十年之后的自己说:人生是一条不断选择的路,选择没有对错,无论变成什么,最重要的还是正确看待自己,不要自暴自弃。

——信息学院 刘新宇

我印象中记忆最深的是大二上学期的一门选修课——电影中的世界史,其中有一节课,姬相轩老师给我们播放了电影《录取通知》。“生活中要分清楚想要的和需要的,你认为你想要某样东西,那是因为你以为你可以得到。”我知道想和做是两件事,世界很大,我们不能在想象中打转。电影中满载的是自由和梦想,这似乎很老套,但却给当时的我带来很多感触。“我们不会忘记在我们的土地上灌输梦想。”我会永远铭记践行梦想,如果可以,也希望我一直是个理想主义者,一直满载能量地行走在路上,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关于未来,我希望在近几年内能够掌握一门核心技术,努力拿下工程师证书,用所学的知识去武装自己。希望那时候的自己不忘初心,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机电工程学院 王锦波

大学四年给我印象最深的一节课是第一次的高数课,那也是我第一次上九、十节的晚课。那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下了七、八节课的休息时间是多么紧迫,当我吃完饭跑回教室已经迟到十分钟了。高数与高中的数学体系完全不同,而且由于最初老师讲的那部分知识的缺失,两个小时的高数课我一点都没听懂,课后又花费了大量时间去重新学习。这给刚入学的我狠狠地上了一课:要学会把握时间,既然改变不了环境就要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四年时光匆匆,我即将毕业前往更高的学府继续攻读研究生,我会努力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考取相关专业证书,在瞬息万变的世界永远保持乐观的心态、对生活的热爱、对朋友的热情和对这个世界的那一份纯真。

——经管学院 侯雨希

大学期间令我印象最深的一节课是大三上学期我们学院开设的一门强化课——通信原理,临近期末,老师因为我某个章节的习题完成优异而表扬了我,那是整本书最难也是最精华的部分,她还特别指出:“这道题通信专业的学生都做不出来,我用它检验你们是否诚信,因为网上搜到的答案是错误的。”话音刚落,教室中一片哗然,看着我的作业被展示在大屏幕上,我感到无比的光荣,因为这是独立思考的智慧结晶得到认可的证明。后来每当我遇到困难走不下去的时候就会想到那节课,它是我迷雾中的灯塔,指引我更加坚定地在自动化研究这条路上继续前行。

大学毕业后我会去往世界顶尖的德国工科强校继续攻读自动化专业的硕士,希望我能变成更加勇敢、更加优秀的人,不管前路如何漫长险阻,都要永远保留赤诚和坦荡!

——中德科技学院 刘嘉萌

在青科四年的学习生涯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自动控制原理的一堂课。在这堂课里,于镭老师并没有直接开始上理论课,他先给我们讲解了最近的中美关系,他说我们大学生不能只看事物的表面,要学会独立思考。于镭老师的话令我至今受益匪浅。通过这节课,我明白了任何事情都需要用发展和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不能听信网络上的一面之词。

本科期间的学习已经让我感受到了学业上的不易,在研究生期间我希望自己能更上一层楼,顺利完成学业,找到一份好工作,为自己好好的安个家。我要对十年后的自己说:“希望你能不忘初心,不负韶华。”

——自动化学院 卢一凡

我记得有一次,因为犯困,我在课上用耳机听音乐,被任课老师发现了。任课老师只是简单说了我几句,但是在课后我对我自己的行为进行了深刻地反思,我无法忘记那节课上老师对我些许失望的眼神,让我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懊悔。如果有重来的机会,我一定会改正自己的行为,认真听课。这节课带给我的教训除了一定要尊重老师的劳动之外,还有要对自己负责,认真对待所有人和事物,尽最大可能避免遗憾。即将离开大学,我对自己的规划是好好完成研究生三年的学习任务,了解社会就业情况,为以后的生活做好打算。有一句话要对十年后的自己说:慢慢来,一步一步走,你想要的都会有。

——传媒学院 任笑

踏入青科后的第一堂课,是基础俄语课。“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第一堂课老师告诉我们,语言的学习需要脚踏实地,日积月累,要有“甘做板凳十年冷”的勇气和毅力,也要有“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决心和抱负。我想对未来的自己说:“好好生活,每一步都不会白走。”感谢我的“外冷内热”的老师,也感谢伴我四年成长的科大!接下来,希望我可以在研究生期间多参加实践活动积累经验,未来打算从事外贸方面的工作或者小语种相关的工作。

——外国语学院 赵梓如

我记得那节课老师让我们蒙上眼睛,拄着拐,体会残障人士的生活,我体会到了处于黑暗中的绝望与无助,从宿舍楼到教学楼,不知走过多少次的短短几百米路程变得坎坷而又漫长,眼前的黑暗、行动的不便仿佛在时刻提醒着我世界绝非处处充斥着光明。残障人士的生活远比我想象的要更加痛苦,眼前的黑暗也许会伴随着他们的一生,残缺的身体意味着他们可能永远无法像正常人那样生活。我永远都不会后悔参加那次活动,正是因为那节课,我能够以更加具有同理心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马上就要离开学校了,在未来,我会毫不犹豫的大步向前迈进,哪怕前路荆棘丛生,我愿以我绵薄之力为世界带来更多的光芒与温暖。我想对十年后的自己说:永远不要为自己的决定后悔,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以脱去稚气的眼光去展望这个世界。

——法学院 毛瑞雪

(学生记者:贾晨晨 黄鑫皓 崔慧珍郭胜楠 裴研杰 徐子惠 石金月)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