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团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挑战杯”系列竞赛为切入点,以青年成长需要什么、学校发展需要什么为落脚点,创新构筑“1234”挑战杯工作体系,先后荣获“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金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红色专项特等奖等国家级奖项11项,先后荣获“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优胜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均为学校历史首次,以变革性实践实现学校在“A”类学科竞赛方面的突破性进展,以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春潮。
聚焦一个核心:以科大家风为魂,夯实思想根基,提升挑战杯竞赛“核心引力”
学校在橡胶领域深耕70余年,拥有良好的学科创业传承,走出了被社会赞誉的“青科大模式”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之路。近年来,学校共青团依托学科创业成功经验,探索实施“青创力”计划,将“青年创新工作站”建在实验室里、建在科研团队中,让有组织的科研在共青团层面落地落实。以“青创力”计划为牵引,学校青年创新团队、青年创新工作者始终坚持传承“团结自强、艰苦奋斗、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科大精神”,始终坚持践行“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朴实无华、甘于奉献,同心协力、勇承重载”的“橡胶品格”,自信自立、守正创新、久久为功,以系统观念开展“挑战杯”攻坚突破行动,在全校形成了依托学科优势、专家优势、梯队优势的创新精神传承通道,学校共青团找到了“挑战杯”这个服务区域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引领行业进步的“金钥匙”,有效提升了大局贡献度、地方服务度、社会认可度。
构建两个体系:重塑“学科竞赛育人体系”和“创新生态育人体系” ,打造“科研创新、学科创业”挑战杯竞赛新生态
建强学科竞赛育人体系。学校共青团按照强化专业优势、强化实践模式、强化过程管理、强化指导服务、强化大赛治理和聚焦学科发展、学生成长的“五强化两聚焦”理念,不断创新“挑战杯”竞赛指导方法,坚持“以教带研、以研促赛、以赛促练、教育育人”的 “挑战杯”竞赛工作思路,“闭环式”推动竞赛需求向学科引入、学科资源向竞赛聚集,例如,“挑战杯”金奖团队研制的氢化丁腈橡胶绿色催化剂项目,就实现了学科、学问、学生的有机结合、同频共振。这一思路的实践运用,让学生主动从“要我参赛”向“我要参赛”转变,充分激发了学生竞赛兴趣,做到科研实践支撑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助推科研实践的“双向赋能”,将科研与竞赛融入到学生成长全方位全过程,收到了明显的育人效益。
做精创新生态育人体系。学校共青团积极推进参赛项目的转化落地,强化学生在竞赛项目的主体地位和实践能动性,切实构建创新创业“共育共赢共享”新生态。积极邀请“山东青年创新突击队”汪传生教授团队、“山东青年创新榜样”王辉教授团队等,就“挑战杯”各团队项目的转化需求提出针对性建议。“挑战杯”一等奖项目《非常规油气开采工程的软物质密封材料》团队与东营百华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预计创收7000万左右产值。“挑战杯”金奖项目《万橡更新因材施胶——氢化丁腈橡胶绿色催化的先行者》团队于2022年6月份成立公司,目前已经形成30人团队,已与清华系投资公司意向投资达成500万元。这一体系的实践运用,打通了共青团在服务“产学研”融合的新思路、新局面,也找到了校地企三方合作新的增长点和切入点。
串联三支团队:“专家团队”“导师团队”“学生团队”协同联动,做强“有组织团队”纵深推进挑战杯竞赛“跨界破圈”
专家团队有力领航。聘请校内外专家32人担任学校创新创业竞赛专家。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方式,线上、线下为项目提供资深专家一对一辅导培训,针对不同的项目特点打造专属的发展模式。“挑战杯”金奖团队答辩人邵一鸣说:“在备赛过程中学校积极整合校内外各种优质资源,邀请各级各类专家开展深度研讨辅导,修改完善答辩材料,组织论证实战路演,提供全方位指导和全过程服务,这为我们提供了抓住创新机遇,挑战和突破自己的舞台。”
导师团队全力保障。打造“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青年教师骨干”老中青相结合的导师团队,导师团队“技术研发+项目孵化+成果转化”分工明确共同指导学生参赛。“挑战杯”金奖团队负责人洪子通说:“我们团队指导教师分工协作,王曼老师在核心技术成果转化落地、项目孵化方面给予了很好的指导引领;王辉老师在催化剂研发的过程中,给予了很多深刻的建议。同时项目得到了行业领域相关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及高度认可,指出了第三代催化剂研发方面的关键点,极大地缩短了第三代催化剂的研发周期。在各位老师的通力合作指导下,最终实现了学校金奖零突破 。”
学生团队全面协作。按照“研究生带本科生、高年级带低年级”的方式,加强学生团队梯队建设;鼓励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学生联合组队参赛。全国银奖团队负责人刘奕麟说:“备赛过程的探索,从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使到了成果展示的环节,各种困难依然‘防不胜防’。我们团队成员来自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学历,思维火花的碰撞,让我们充分发挥所学,群策群力,通过把所学应用于实践,团队在国家重大需求中注入青年智慧,展现了科大青年勇攀科学高峰的模样!”
用好四个载体:依托“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教育、校园文化、竞赛渠道融通”平台载体,打造“全员参与、全程融入、全面提升”的“青科大样本”
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近年来,学校共青团通过社会实践方式,引导学生返回家乡看变化、深入乡村看振兴、走进一线看发展,培育了“挑战杯”红色专项全国特等奖项目《“100+10+1”忆党史•铭党恩•怀党志:建党100周年,逐浪新征程》、“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铜奖项目《青禾智创——打造农产品品牌赋能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等,参赛学生刘晓雨说:“通过重走红色足迹、寻访红色人物,体悟红色文化,我们团队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感受祖国变化,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将实践经历与科技创新相结合,让‘挑战杯’的种子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们也受益其中,收获了成长。”
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学校共青团充分发挥组织优势,依托青马工程“创雁训练营”“无挑战 不青春”通识选修课等有效载体,开展创新创业培训、创新创业政策宣传、选树创新创业典型,通过“青年创新创业联盟”等平台,将项目进行培育和孵化。《瑞卜思——癌症患者的福音》团队通过“创雁训练营”进行项目挖掘,进而参加“国赛直通车”获得“挑战杯”全国银奖。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教师主动指导创新的局面在青科大校园里得到生动映射,构建起“挑战杯”竞赛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方位突破的新格局。
大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学校共青团通过举办“求思得”论坛、“挑战杯”优秀项目报告会、学术圈沙龙等各类活动,名师大家、专家学者走进活动现场,青年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青春筑梦·科创报国”专场报告会邀请历届获奖团队在全校范围内巡回宣讲,通过朋辈力量在学生中掀起了“无挑战·不青春”的科创竞赛高潮,充分激发他们参与科技创新的激情和科创报国的豪情。“挑战杯”银奖团队指导教师张保岗说:“现在,我把‘挑战杯’模式也带到了我专业教学的课堂上,不仅丰富了教学课堂内容,也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理论+实践’的实例,学生们通过‘挑战杯’竞赛得到了成长,同时也给我的教学科研工作带来了很好的助力。”学校共青团就在“以学促练、以练促赛、以赛促学”的创新探索中,构建了“学科竞赛+学术研讨+专业实践”为一体的学生创新活动模式,大幅度提升了“挑战杯”竞赛的参与度和学科建设的契合度。
不断加强竞赛渠道融通。学校共青团坚持资源整合、人才链合、渠道融合的工作思路,构建了校内以校团委为主导的“挑战杯”竞赛合作链,主动融入校外以团省委为主导的“挑战杯”竞赛培育链,校内主动对接双创学院、科技处等相关部门,协同发力畅通“内循环”,校外积极助力团省委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充分发挥校院两级团组织在促进校地产学研合作、服务青年学生创新创业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多措并举激发“外循环”。以今年的“挑战杯”国赛为例,全国获奖的5个团队分别是省赛金奖推荐2项、学生参与度二次名额分配1项、国赛直通车参与2项,在省赛推荐名额有限的情况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赛直通车的相关活动,不断拓宽了学生的参与面,也实现了新的发展。
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蓬勃开展。开展这次主题教育,对共青团而言,就是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青年理想、推动青年工作的强大力量。接下来,青岛科技大学团委将以主题教育为契机,继续做好“挑战杯”系列竞赛的“下半篇”文章,深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进一步优化机制、延伸服务、转化成果,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努力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积极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让更多“千里马”在助力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竞相奔腾,为学校加快建设“特色鲜明、走在前列”高水平大学、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谢香银 刘国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