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期浏览 >> 2023年04月18日 >> 第四版 >> 正文

闲话自律

发布日期:2023-04-19

后勤管理处 许志

回首过往,我觉得无论学习、工作,还是生活,皆成于自律,败于不自律。

首先,理解自律。自律就是自己按照既定准则管理和约束自身。很明显,自律不是拿层层准则束缚自己;而是用自觉自为的行动践行外在和内心的法则,以获得更大的个体自由。所以,自律的人总是生活充实且饱含乐趣,因为自律过程会充盈个人时空。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就说:“自律即自由”。他也是这么“刻板”践行的,每天下午三点半,他会准时踏出家门散步,以至于邻居都可以根据他散步的时间对表。

自律准则的层面可以大到自然法则,中到社会法度和道德规范,小到自己给自己“立法”的“内心道德律”。自律行为也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是普遍准则的自律行为;第二是和自身社会身份、角色相关的自律行为,如军人的忠勇、教师的教学相长、学生的刻苦努力、家长的家风垂范等;第三是个体化崇高的自律行为,像雷锋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像焦裕禄同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像华坪女高张桂梅校长心底无我办扶贫教育。

其次,人离不开自律。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在一种被要求和监管的状态下学习和工作,很难获得较大进步;而一旦能自律,即自己约束自己,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则日日精进。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曾说:“不能约束自己的人不能称他为自由的人。”或许您经常看到“成功离不开自律”,其实,何止于此?面对美味不能自律,会失去健康;面对利益不能自律,会因利失义;面对权势不能自律,会丧失党性和人格;面对担当不能自律,会愧对人民。

再次,养成自律习惯。人非圣贤,所有自律的养成都有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他人眼里往往看似约束、限制,甚至可谓痛苦、艰辛;可一旦“习惯成自然”,自己却觉得一路走来“也无风雨也无晴”。那些戒瘾成功、减肥成功等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的人,一旦高度自律,都觉得有源自内心深处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必须说,自律养成未果的根本原因是不能坚守底线,一再给自己借口或退路。若干年前,我屡次戒烟酒未果,还美其名曰:“不是戒不掉烟酒,是戒不掉朋友。”可进了医院,医生对躺着输液的我一番各种“预后”警告后,顿觉即刻起都能戒掉。梦魇般的经历警示我——看,给自己找借口,不自律,自食恶果了吧?!于是,决计立马养成自律的生活习惯。我曾经一度一日三餐无肉不欢,终于磨炼到能对红烧排骨不动一筷,却对小青菜情有独钟。亲友的赞许让我感到,源于内心深处的自我约束的确是一种快乐,一种深层次的快乐。现在,虽清汤寡水,但人更有精神。

自律的最高境界是慎独。《大学》里曾两次论及慎独:“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独也。”《中庸》亦载:“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是最大的知易行难。它是君子的理想人格,是高标的道德行为;又是理想的道德境界,还是崇高的道德目标。

最后,自律在行动。做一个自律的人,最基本的是遵规守矩,进一步才是自觉自愿“自己给自己立法”。自律,难易相对,“为之,则难者亦易矣”。其实,自律在行动中,自觉做好“应该的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虽未必惊天动地,但天长日久,终会现荀子《劝学》所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从此刻起,让我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做一个自律人。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