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期浏览 >> 2022年11月29日 >> 第三版 >> 正文

宁洪越:头角峥嵘 同心抗疫

发布日期:2022-11-30

学生记者 赵齐明 周越

宁洪越,外国语学院日语221班团支书。刚满17岁的她朝气蓬勃,加入文体部,参与辩论队,演奏着属于自己的青春交响乐。在疫情复燃之时,她担任了南区四号楼五层的层长,为抗击疫情奉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深秋萧瑟,随着凛冽寒风一同降临的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比以往距离更近,来势更凶猛。我校根据上学期抗击疫情的成功经验,迅速制定对策,采取措施。当天凌晨两点半,宁洪越收到了来自辅导员的疫情防控层长任命的信息,使命感冲淡了对未知的慌乱。

全校静默时期,宁洪越每天五点半起床,发放物资,处理生活垃圾,值班监督楼道秩序,为静默的学生接水,协助医务人员上门核酸。11月的青岛,寒意已至,簌簌风起,她的防护面罩却因汗水而升起氤氲水汽。“看待事物不能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只有亲身经历之后,你才能对这件事情有更深的理解。”这是志愿服务过程中宁洪越的感想,她看到了夜晚缩在办公室沙发或者椅子上睡觉、白天一直在学生宿舍楼下忙碌的老师们,看到了楼上楼下穿梭的志愿者们,看到了餐厅职工睡在车里,凌晨便要起床工作……每个人都在努力付出着。

“在看到宿舍门上张贴的抗疫助力纸条,听到同学们一句句‘谢谢’的时候,我非常有成就感。”也许,这就是她不辞辛劳进行志愿服务的动力源泉。青春是美妙的,青年所为应有意义,才不负年华,宁洪越在抗疫期间的志愿服务便是对此的最好诠释。整个疫情防控过程,工作进行有序。从志愿者一起送餐、一起值班,到分层分责,实行网格化管理;从人手不够,任务众多,到越来越多同学参与进来分担任务。疫情防控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向好的过程。在志愿者、老师和学校的齐心协力下,经过近一周的努力,学生们走出宿舍,再次走进了餐厅、操场、教学楼、图书馆。我校抗疫再一次取得成功。

站在时代的交接口,就应拿下时代的接力棒,承先辈之责,守一方故土。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每一个像宁洪越一样的志愿者都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将其汇聚在一起,就如诗人吉狄马加所言:“让我们用成千上万个人的意志/凝聚成一个强大的生命,在穹顶/散发出比古老的太阳更年轻的光。”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 电话:88959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