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期浏览 >> 2022年11月15日 >> 第四版 >> 正文

青年的担当 是毅不是疫

发布日期:2022-11-22

环境学院 种维

一盏灯可以照亮一条路,一群人可以温暖一座城,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晚秋时节,身陷应用统计、数值分析的备考大战,我还未来得及领略八大关的千亩落叶、中山公园的万盏菊花、崂山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疫情就悄无声息地再次侵扰青岛这座我深爱的城市。看到群里老师发的疫情通报,立即感知又到了师生同心战疫的时刻。校园封闭管理、每日核酸检测、餐厅取消堂食、教师线上授课、每日三测体温、全程佩戴口罩,这是我们春季战胜疫情的经验,现在也是我们秋季再战疫情的法宝。想想李村、台东的繁华夜市,想想聚益友、老乡村的特色美食,想想星巴克、瑞幸的浓情咖啡,心里虽荡起一丝涟漪,泛起一波微澜,但看着宿舍里学校发放的口罩、听着线上会议里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想想自己在入党申请书中写下的铮铮誓言,我的眼神坚毅了,我的脚步有力了。此刻,没有什么可留恋的外物,没有什么不可战胜的困难,没有比同心战疫更伟大的事情。

上午听到学院的情况通报,了解到部分学弟学妹要转移到综合楼隔离观察,想到他们都是跟我弟弟妹妹一样的年纪,我这个做姐姐的心一下子揪起来了,不知道能为他们做点什么。我给认识的学妹发了微信,想安慰安慰她,提出给她送点吃的。她回复说,请学姐放心,老师们早就发了温馨提示,我们也已经做好了心理和物资准备,在宿舍静候指令搬家了。透过她的话语,我感受到了淡定、从容、自信,没有一丝抱怨,没有一点慌乱,我想这就是“科大精神”和“橡胶品格”熔铸于心、外显于行的表现吧!我默默地在心里给学妹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正当我为没有机会略尽绵力而怅然若失的时候,看到了老师在研究生群里发布的组建研究生志愿者服务队的消息,我眼前一亮,立即联系团支书报名,期盼着能为学弟学妹做点事情,让他们感受到,虽然他们都是好样的,但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永远与他们在一起!看到老师提示志愿者尽早吃饭,做好准备,我生怕错失了机会,赶快吃了些东西,手里紧紧握着手机,盯着群消息,等待新指令。群内很快公布了第一批志愿服务的同学名单和点对点帮扶对象,但我看了不止三遍,没有找到我的名字,那一刻感觉心里好紧张,不会轮不到我吧!好在很快就发布了第二批名单,一眼就看到了我的名字,那一刻我甚至都庆幸我这个“种”姓让我不用担心有重名的同学!

我接到的任务是跟月媛一起帮助两个学妹分段搬运行李,我们戴好口罩,很快赶到了指定地点,扛起行李箱就往综合楼走去。看到路边行走的同学投来关注的目光,还有同学拿着手机在拍照或录像,我特意把背挺直,想向他们传递坚毅的力量。你可以拍照,可以录像,可以发朋友圈,可以发微博,但主题和内容应该是为科大点赞,为科大师生点赞。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此刻,每一名抗击疫情的同学都是战士,都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行李很快送达给学妹,她正在排队等待,老师们都在现场协调指挥,每个同学都自觉保持间距,有秩序依次进楼。我看着学妹,虽然很想给她一个深情的拥抱,但此刻我只能饱含自信地向她微笑,告诉她别担心,要相信我们的老师、学院和学校,他们将我们放在心尖上,我们在心中将他们高高举起!

艰难方显永毅,磨砺使得玉成。同心战疫,不仅是一次特殊的经历,更是一场充满教育意义的思政大课。今天,我们不是谁的孩子,不是谁的兄弟姐妹,不是谁的男女朋友,我们都是抗疫的战士,要同心汇聚起共克时艰的青春力量,筑起平安校园的坚强堡垒。让我们向着光,追逐光,成为光,疫情路上没有人是孤岛,静待疫散,重聚美好!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 电话:88959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