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期浏览 >> 2022年09月20日 >> 第三版 >> 正文

【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发展成就巡礼(十一)】笃行政产学研融合之路 谱写服务社会奋进篇章

发布日期:2022-09-21

学校以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引领行业进步为指导思想,始终坚持走政产学研融合之路,以“立足青岛、服务山东,辐射全中国”为目标,服务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铸就了特色鲜明的“青科大模式”。

打通政策链,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生态圈

学校先后出台或修订了10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配套文件,健全了内部工作机制,规范了操作流程,极大激发了科研人员参与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氛围。

经过多年实践,学校逐步形成“技术转移中心+熟化中心+中试基地+孵化园区+创新创业共同体+科技特派员/技术经纪人”多主体参与,灵活多样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为学校“概念验证中心”提供了优良氛围和有效实施措施。

提供条件保障,搭建特色创新平台

学校坚持特色发展,依靠特色学科的一流成果引领行业与产业的发展。围绕橡胶行业的发展,学校在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7个国家层面创新平台基础上,强化高校与企业联系,与橡胶行业多家企业一起共建了青岛橡胶工业研究院;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产学研与产业链发展结合。成立了中国轮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卤水精细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杜仲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光气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五个国家级创新联盟;轮胎工艺与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9个省市级创新联盟。

特色学科中试基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装上“风火轮”。围绕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问题,有计划、有重点地建设化工、材料类3个中试基地,持续不断地将科技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努力将中试基地打造成完善科技成果、服务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发展、加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

校企合作上层次,联合共建研发中心/实验室。推动与大企业的合作,重点对接万华、海湾化学、金宇集团、赛轮集团、京博集团、齐鲁石化、新华制药等。学校与中铝山东、京博集团、万华、海信等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了山东星宇手套有限公司-青岛科技大学共建研发中心、京博-青科(青岛)联合研发中心,与新华制药共建了解热镇痛药先进制造工程技术中心,与海尔集团共建未来家电功能材料创新实验室、超前技术创新中心,与万华共建联合创新中心等,并就此开展了大量的精准对接活动。学校与互联网平台企业——柠檬豆签订全面合作协议,搭建了社会科技服务机构新平台,提升科技服务新内涵。

“青鸟计划”实现校地企三方共赢。学校共青团坚持实施青鸟计划推动校地企协同育人。进一步打通人才供给、地方供需两侧,分别与淄博市、威海市、枣庄市、滨州市、莱西市、嘉祥县、阳信县、无棣县、即墨区、山东比亿威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正旺控股有限公司、青岛展诚科技有限公司等12个地市、企业签订青鸟计划协议、共建青鸟驿站,累计为相关地市、企业提供人才超1000人。

服务精准化,建设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平台

学校始终坚持“创新引领、优化结构、提升服务、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协同各方资源,不断开拓服务,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学校现拥有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3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国家小型微型创业创新示范基地,3个中试基地,1个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2019年以来,学校获批建设2个创新创业共同体,分别是山东省聚合物新材料创新创业共同体和山东省高端石化创新创业共同体。近4年来,学校通过与大中型企业联合建设15家技术研发中心或实验室,实现了从技术研发、中试到产业化的无缝衔接,解决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学校2020年获批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进入了国家队水平,同年被列入“省属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试点单位”之一;2021年获批为“山东省高价值专利培育单位”,2022年被列入“山东省科技成果评价改革综合试点”单位之一。以上各机构采用市场化运营机制,以“服务求发展、以贡献求荣誉”的运行理念,在学校周边形成了科教产融合生态圈,为科技成果产业化和资本化提供了载体空间、政策等方面的精准服务支持。

立足战略大局,校地合作开创新局面

一是多方合作,联合共建青岛工业互联网学院。学校在青岛市委市政府支持下,与青岛市科技局、教育局、工信局、人社局、崂山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共建青岛工业互联网学院。2020年7月,青岛工业互联网学院落户我校,并成功举办青岛工业互联网学院总裁班2期。

二是校城融合,稳步推进淄博教科产融合基地建设。结合淄博市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升级及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学校与淄博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建青岛科技大学淄博教科产融合基地框架协议,双方在淄博大学城内联合共建教科产融合基地。基地规划占地500亩,实施“交钥匙工程”。目前,该基地已正式投入使用。

三是多点布局,不断扩大校地间的务实合作。与青岛市北区签订战略框架合作协议,推进以青岛科技大学为核心的“千亩高端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建设;还推进了与泗水县人民政府、高密市中医院的合作,签署了合作协议。

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

学校优良的科技成果转化氛围、学科特色之路,各机构提供的精准化服务,深化“放、管、服”的科技政策,突出以价值导向的多维度评价体系,极大激发了科研工作者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近5年(2017-2021)来,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共签订技术合同近2000项,合同额近20亿,到款额达7.15亿元。2020-2022年,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排名稳居前百名,其中2021和2022年均为第52位;“青科大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升空,成为学校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大数据服务和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十大产业”的标志;2021年学校又参与完成了首个深空探测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形成着陆器自主导航技术,为“天问一号”探测器精准、安全着陆提供技术护航;2017-2021年通过学校成果转化或提供核心技术支撑的上市公司有2家,其中是依托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青岛高信股份有限公司,学校聚合物新材料创新创业共同体创办的青岛海泰科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师生注册创新型“学科性公司”近80家,其中学校通过技术成果作价入股企业9家,孵化各类科技企业300余家。

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助力脱贫攻坚

聚焦经济发展。2020年9月完成第五届校友总会换届选举,在全球成立了各级校友组织93个。校友总会积极发挥联络校友的优势,邀请、组织6名海外和省外校友出席省委省政府组织的首届儒商大会,得到了组委会的认可,提高了学校的美誉度;发挥“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的学科优势,协助校友组织行业、产业论坛,不断推动行业进步和提升学校影响力;积极响应青岛市“百万校友资智回青”和青岛西海岸新区高校校友联盟建设工作,连续多年举办校友企业专场招聘会助推国家稳就业政策实施,实现地方经济发展和学校高质量发展互利双赢。

聚焦农村建设。基金会于2021年获评5A级社会组织,作为省管社会组织参与“双百扶贫行动”的唯一一家省属高校基金会,积极响应省政府号召,主动投身扶贫工作,捐建沂南县依汶镇“南栗沟村图书文化站”、沂水县崔家峪镇“上常庄村百姓大舞台”;向郯城县马头镇捐赠教学设备、学习用具等共计6万余元,受益群众近两万人;向蒙阴县联城镇捐赠电脑、打印机等共计4万余元。

聚焦助教助学。在脱贫攻坚帮扶工作中,基金会注重教育扶贫、文化扶贫、思想扶贫、情感扶贫相结合,资助云南省盛瀚希望小学贫困学生20人;向青海大学捐赠圆梦奖学金10万元,助力西部贫困地区学生成长成才。

聚焦疫情防控。新冠疫情暴发后,校友办开展了“防控疫情、共克时艰”活动,基金会第一时间开通捐赠通道,呼吁师生、校友、爱心企业共同奉献爱心,筹集防疫物资近百件,价值178万余元,先后用于郯城县和蒙阴县坦埠镇下东门村、南极山村、来石庄村、响水庄村防疫、海外校友防疫、校园防疫等方面,受益人数44000余人。

志愿服务 擦亮青科特色品牌

学校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志愿者,找青科”的岛城志愿服务工作良好口碑。已组织30000余名青年学生参与上合峰会、海军节、国际院士行、首届跨国公司领导人峰会、青岛马拉松、第十四届学运会等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工作,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小漫姐姐”的“心灵橡皮擦”入选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示范项目,进一步擦亮“志愿服务找青科”特色品牌。截至目前,学校已连续10年派遣共计99名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奔赴宁夏、新疆和西藏开展支教服务,助力乡村振兴,举办“书香校园”创建活动暨青岛科技大学“个十百千万”阅读工程图书捐赠仪式,向西部地区贫困学生捐赠千册图书。先后被授予全国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全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山东省志愿服务先进集体、赴宁研究生支教团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志愿帮扶 打造“青科大样板”

学校共青团创新实施团支部与希望小屋“点对点”志愿帮扶机制,积极整合在校师生、校友、企业等各类资源,主动与地方地市沟通,在临沂蒙阴、郯城,菏泽成武,德州临邑,滨州阳信,济南商河捐建了55个希望小屋,累计捐助资金40万元,实现希望小屋建设与立德树人工作融合互通,在助人与自助之间实现了双赢,团省委致函表扬学校希望小屋工作,阳信县党委致信感谢,用实际行动打造了希望小屋的“青科大样板”,收到了良好的育人实效和社会效益,相关工作被《大众日报》《中国教育报》等10余家媒体深度报道。

统    稿:党代会筹备工作宣传组 校友办

材料提供:校友办 科技处 团委 产业处 合作发展处 高密校区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