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期浏览 >> 2022年05月17日 >> 第四版 >> 正文

【抗疫先锋】我的战“疫”故事

发布日期:2022-05-19

外语学院  孙珺

庚子年春第一次感受疫情,我为病毒之扩散震惊、为医生之无惧动容、更为人民之团结震撼。这片土地上有太多英雄,青科这段封校生活有太多事迹,平庸如我写不出伟大的诗篇,但我还是想用我稚嫩的笔触写下我自己的战“疫”故事。

2021年8月初,烟台市出现本地确诊病例,三天之内全部乡镇组织核酸检测。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村里那些每天聊天拉呱的奶奶们也可以那么有秩序的排队,分组核酸。因为按区域划分,我们家被分到夜里10点采样,8月沿海的夜晚总是带点宜人的清凉气,可漫长的等待还是让我后背湿透了。我没有抱怨,又怎么好意思抱怨,不远处明亮路灯下,还有一位位全副武装的志愿者在全力守护我们。他们没有退缩,我也不能。

2021年11月,我在青志联报名了信息录入志愿者。确认名单的那一刻,我知道这是一次责任的接力、这是一次爱心的回馈。

校医院老师当时给我们进行了一下午的培训,我把培训照片发到“相亲相爱一家人”的群里。没错,那时候的我把志愿者当成一种赢得夸奖的手段。之后,群里没了消息,我把这个志愿者的事抛在了脑后。

2022年3月初,莱西市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班委工作群里开始了摸排追踪。3月6号,志愿者小组召开紧急培训,那时候我才意识到事态的严峻性。3月6号晚上,我们接到通知,崂山校区第二天组织全员核酸检测。一场规模巨大的防疫战役正等着我们青年志愿者去攻打。

第一次见凌晨五点的操场,几颗孤灯照着操场显得有点寂寥。我感觉到了空气中弥散着的紧张的空气因子,凛冽的寒风早上因医护姐姐给我带好防护帽,捋好了鼓鼓的帽子,我和队友子怡互相给对方穿好鞋套而变得温柔。

俗话说,开弓没有回头箭。从6点开始一直到上午10点多没有休息,我知道包里有饼干,我可以去小帐篷休息,但那时候竟然一点胃口都没有。看着长长的队伍,我开始变得急躁,餐厅的叔叔阿姨们往往因为背不出自己的身份证号而愧疚,那时候真的很想转身离开,但是志愿者的责任不允许我露出任何一点不满的情绪。后来回想起当时写的入党申请书,太稚嫩。在文字中,根本体会不到什么叫“为人民服务”,更是愚蠢的在网上借鉴了好一些才表达了我的决心。

我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信息录入的桌子前坐了10个小时,在将要崩溃的时候是班主任老师重新给了我力量。她看到正在做信息录入的我很惊讶,说了一句:“怪不得我这队这么快呢,原来是你在这当志愿者。”这无疑是对我最好的肯定和称赞。在做完第一天志愿者之后,我在泡脚,室友问我:“以后还要不要去做?看你累的腰快直不起来了。”我半开玩笑地说:“第一次当志愿者,真的很爽,根本停不下来。”

可能,一开始我报名的目的并不单纯,我不够伟大,一开始抱了私心。但经过四五次核酸检测,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段难忘且珍贵的日子,它真的改变了我,让我可以成为一名真正的志愿者。

在当志愿者的过程中,我拍了很多照片当作纪念,但我并不知道我穿防护服比心的时候被拍了照片。直到有一天,我们班同学在学校官方微信号发现了我的照片并兴奋地招呼我去看,我才知道照片被放到学校公众号里了。之后,我有意无意都会去看公众号,享受付出后收获的快意。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书本上比比皆是,但要真正懂它的意思却很难。就像是有人告诉你冰糖葫芦是甜的,你得尝了才知道,不然就算听一千遍一万遍都是没用的。

引用青科抖音号里的一句话“少年有梦正当时,山河共风雨,少年耀明天”。愿历此坎坷,山河可无恙,人民皆可安。

%e7%a7%91%e6%8a%80%e5%a4%a7%e5%ad%a6%e6%8a%a5%e5%a4%b4%ef%bc%88%e5%bd%a9%ef%bc%89.psd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 电话:88959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