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把“坚持胸怀天下”归结为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之一,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着胸怀天下的理念,一方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不懈奋斗,另一方面也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定选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党将持之以恒的“坚持胸怀天下”,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同时,也通过自身的发展对世界和平做出贡献,为人类文明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 “坚持胸怀天下”的理论渊源
“坚持胸怀天下”的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均有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经典表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之奋斗。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通过这些话语我们可以体会到马克思致力于实现全人类解放的远大胸怀,为世界做出重大贡献的伟大抱负。马克思、恩格斯也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马克思、恩格斯早在文章中就对未来的世界做出了预想,而现今,也正如他们所预想的那样,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联系越来越密切,交往越来越频繁的世界,各国之间休戚与共。马克思、恩格斯也在《共产党宣言》中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共产主义社会将会是一个联合体,每个人将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共产主义社会是为人类谋利益的社会。马克思主义的多部经典著作中都体现着“胸怀天下”的思想,这与我们中国古代所强调的“天下大同”的理念不谋而合。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继承者,“坚持胸怀天下”也是我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我国历来注重家和国同构,民与邦共生,这种天下一家的思想深深的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基因中。早在《左传·隐公六年》中就写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与邻近的人亲近友好是国家宝贵的财富。《礼记·礼运》写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也提到了这句话,文章中描绘的大同社会与马克思提到的共产主义社会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在传统文化中体现“胸怀天下”思想的文章多之又多,例如在《墨子·兼爱》中:“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礼记·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无不体现着中国人民舍身为国为民的伟大抱负,无不体现着对“天下”的热爱。
二、“坚持胸怀天下”的内涵要义
“胸怀天下”的思想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宏大气魄和伟大胸襟,是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被世界人民所赞誉,是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也是对世界做出的铿锵宣言。
坚持开放,不搞封闭。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就表明了要同各国友好合作,从而实现经济共同繁荣。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充分利用好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面带动我国的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对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一直秉承着互利共赢的思想。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工业化建设初始阶段,毛泽东就展望“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在百废待兴的状态下仍然强调要在国家交往中帮助其它的国家。邓小平指出:“从战略上说,我们真正发展起来了,就要用相当的财力来援助第三世界。那时,就真正把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形象树立起来了。”中国的援助从来不附带任何条件,因此在发展中国家受到普遍欢迎,这也正体现了大国作为。
胸怀天下,立己达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胸怀天下”的理念,积极主动为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贡献。我们党不仅仅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自己的发展经验,也给世界各国提供了发展机遇,实现了共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从我国改革开放和长远发展出发提出来的,符合中华民族历来秉持的天下大同理念,符合中国人怀柔远人、和谐万邦的天下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就是对“坚持胸怀天下”理念的深化和发展,是在加强自身发展的同时“兼济天下”的鲜明体现。进入21世纪,各种全球性灾害频发,让全国人民更加认识到人类安危与共、祸福相依。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旗帜鲜明的指出要始终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世界的眼光关注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新冠疫情给各国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我国在有效控制疫情的同时积极向多个国家和地区捐赠疫苗、原液和防疫物资,与各国携手抗击疫情,真正展现了大国胸怀和大国担当。
主持公道,伸张正义。不论世界形势如何,我们国家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为世界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支持和帮助世界上遭受压迫的民族解放事业,支持和帮助各国人民进行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的斗争。党提出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中国向世界宣告,永不搞特权,永不称霸。这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同,特别是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赞誉。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地繁荣发展。进入新时代,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我国不断发展壮大,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始终没有忘记胸怀天下的理念,真正做到“达则兼济天下”,中国通过自身的发展为世界各国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和方案。从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到为人类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再到为世界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到无论中国社会发展处于什么样的历史方位,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推动全世界共同发展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胸怀天下”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这一理念当作自己的理想追求,“胸怀天下”的理念不仅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充分体现了我党为世界谋大同的思想。“胸怀天下”,体现了大国的胸怀和担当,在世界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将一以贯之的“坚持胸怀天下”,同世界上一切进步的力量携手前进,共同创造美好的家园,不依靠别人,不掠夺别人,不称霸,始终站在历史的正确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共同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推动历史的车轮向着光明的未来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