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期浏览 >> 2022年04月19日 >> 第四版 >> 正文

传承红色基因 勇担时代重任

发布日期:2022-04-22

化学院 赵允正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风雨百年,青史可鉴。重温党的百年历程,历史以如椽之笔纵横挥写,将结论写在了亿万人民心灵深处,在人民心中树立起一座座丰碑。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铸就的那一抹亮丽的红色,展现着共产党人的红色气质、高尚品格和无穷力量。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如果让我选择一种颜色表示家的底色,那也一定是红色。在我成长的20年里,红色的印记更像一股清泉始终滋养着我,伴随着我,激励着我,催我奋斗催我不断成长。

小时候,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印象源自姥姥口中常常提及的妈妈的外公,我的太姥爷。我的太姥爷叫刘德轩,他年方18就参加了革命,1932年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5年10月,太姥爷被叛徒出卖,遭到国民党反动政府逮捕,他被带上手铐、脚镣和卡脖,身负三大刑具押解在山东省监狱。在铁窗内,他铮铮铁骨、宁死不屈,在狱中党组织的领导下绝食五天,最后取得了胜利。抗日战争爆发后,抗日统一战线形成,国共合作,太姥爷被山东省委列入必须释放的政治犯名单,1937年11月被释放出狱。此后,他组建抗日民主政权新义乡乡政府、创办抗日高小、组织抗日武装莱芜独立营。1938年元旦他带领部分革命青年参加了由山东省委直接发动领导的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英雄肝胆,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成为徂徕山起义的中坚力量,在中国革命的征途中,留下了自己清晰的红色足迹。在他的影响下,我的太姥姥也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抗日战争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太姥爷的经历和老一辈的言传身教像一颗红色的种子深深根植在我们小辈心中。我的外婆,虽已近耄耋之年,谈起自己的青春岁月依然神采飞扬、如数家珍。外婆在公安系统工作几十年,获得荣誉无数,多次记功授奖。外婆对孙辈说的最多的就是让我们铭记党史、铭记家史,传承革命家风,使红色基因薪火相传,永不忘本。

妈妈告诉我,外婆多年一直从事公安信访工作。信访工作要跟基层群众打交道,了解外婆的人都说,她心里始终装着群众。这话不假,从警几十年,外婆真正做到了受害群众的同心人、困难群众的热心人、冤屈群众的知心人。她常对妈妈说的一句话就是“老百姓不容易,要善待他们,体谅他们”。为此外婆当年经常深入乡村,了解群众上访的真实原因,发现很多群众并不是因为不满案件的处理结果而上访,而是因突然变故,生活无望,土地荒芜,造成家庭经济困难。遇到这种情况,她总是协调县区公安局和村委会,给予上访群众一定的经济资助,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外婆还常常拿出自己的工资帮助困难群众,为他们买饭、买车票。2021年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日子,我的外公外婆,同时迎来了一份特殊的荣誉——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此刻,青丝、灰发、暮年,虽岁月飞逝,但通红的勋章书写了老人的青春韶华和对事业的无怨无悔。

在这样一个充满红色印记的家庭里,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受长辈们不计较名利、不怕担风险、一心扑在事业上的崇高精神和浩然正气。耳濡目染,使我们逐渐形成共产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下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志愿,妈妈和舅舅都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妈妈说,1991年7月舅舅从山东大学毕业,面对众多单位抛来的橄榄枝,他毅然选择了投笔从戎,穿上橄榄绿的军装,加入了消防部队,与战士们一起摸爬滚打,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遇见更好的自己。多少次火场救援、多少次抢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春夏秋冬,寒来暑往,苦累中体验拼搏的乐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消防军官。

如今,烽火硝烟已去,但红色基因永传,那颗红色的深深的种子已经在我们年轻的一代心里生根、发芽。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我利用寒暑假和休息日参加社会实践,到泰山盘道清扫垃圾,疫情期间免费为居民派送口罩和消毒液、到爸爸参加的“四进”工作组参与农村疫情防控、为社区老人宣传防疫知识。通过社会实践,内心对党的憧憬和信仰让那颗种子沐浴着春光破土而出,当我迈入大学校门,立刻向学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今天,我已经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接受党组织的历练和考验。

回忆党史、家史的点点滴滴,回望老一辈的革命经历,似有一股穿透人心的力量,又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激励着我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我何其有幸,生在这样一个红色家庭,我又何其有幸,成长在日益强大的祖国怀抱。红色基因凝聚了力量,典藏了历史,引领了未来,穿越了时空,必将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心中永远的向往和神圣殿堂,而家国情怀、红色基因更会成为永不改变的颜色,代代相传。因为,红色是国旗的颜色。

%e7%a7%91%e6%8a%80%e5%a4%a7%e5%ad%a6%e6%8a%a5%e5%a4%b4%ef%bc%88%e5%bd%a9%ef%bc%89.psd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 电话:88959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