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期浏览 >> 2022年03月01日 >> 第一版 >> 正文

马翠萍教授团队研发食品核酸检测试剂盒护航北京冬奥会

发布日期:2022-03-02

本报讯 近日,海洋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马翠萍教授团队研发的食品核酸检测试剂盒在北京冬奥会食品安全检测项目中中标,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食品安全环节提供了科学保障和有力支持。

此次中标的食品核酸检测试剂盒共包含7款系列产品,分别为沙门氏菌核酸检测试剂盒、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检测试剂盒、大肠杆菌O157:H7核酸检测试剂盒、副溶血性弧菌核酸检测试剂盒、蜡样芽孢杆菌核酸检测试剂盒、核酸快速提取试剂和快速检测箱。通过采用专利核酸检测技术,检测时间比传统培养法节省98%,比测试片节省97%,一小时内完成检测。荧光判读方式更直观,其敏感性、特异性均为100%,灵敏度高,最低检出限为10^3CFU/mL,当中荧光法和比色法判读结果一致,符合率达到100%,产品兼容市面上所有的PCR仪。除荧光法外,还可采用比色法、荧光与比色双判读方式的食品安全检测试剂盒,并可独家通过金属浴完成检测和肉眼判读,提供最佳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案。

据悉,马翠萍科研团队长期专注于核酸检测研究,在核酸快速检测领域已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发表国际高水平学术论文60余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2项,PCT专利3项,已授权发明专利5项。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后,马翠萍教授充分利用专业特长,带领研究团队进行技术攻坚,在前期技术储备的基础上仅用3天时间,就推出国内第一批核酸快检解决方案,并完成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开发,为国家疫情防控贡献了青科大智慧和力量。

(刘奕辰)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