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误杀》有感
海洋学院 张瑞卿
这部影片给我的震撼远远不是这短短一篇文章所能叙述出来的,影片中主角的隐忍及表演的张力、剧情的步步起伏、细思极恐的细节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影片内容显而易见,讲述了一位父亲为了保护妻儿,掩盖杀人的事实,布下层层迷局与敏锐精明的警察局长斗智斗勇的故事。当然,作为一部豆瓣评分高达9.2分的佳片,情节绝非平铺直叙的滥调。影片以印度为取景地,浓重的异域色彩和宗教气息给观众独特的感受。在此背景之下,故事中警察局局长的儿子素察欺辱了李维杰的女儿平平,并用视频威胁平平,之后又将她约到了仓库,不料李维杰的妻子阿玉早就觉察到了女儿的不对劲,看到了令人胆战心惊的一幕,拼了命的上去保护女儿。在素察与母亲的扭打中,平平为了保护母亲,无意中用锄头击中了素察的头部,母女二人慌不择路,将尸体藏到了棺材里。李维杰知道后为了保护她们,利用曾经看过的一部悬疑推理电影《蒙太奇》里的主人公完美的犯罪手法,布下了看似毫无破绽的不在场证明。
在剧情的层层推进中,抛去严丝合缝的推理部分,亲情与良知两种内涵的交织显得格外意味深长。透过影片,亲情是推动故事发展的主动力,一是妻子阿玉对女儿的保护,二是李维杰对妻儿的保护,再到警察局长对儿子的爱,以及市长竞选人也就是素察的父亲前后对家庭的态度变化,演绎出众生百态的亲情。也许渺小如影片中的李维杰,只是一个普通的网络维修工,但在危机面前,选择拼尽全力张开臂膀保护全家。或许又像是警察局长拉韫,罹受丧子之痛的悲痛与绝望,杀伐决断,破釜沉舟之举。在影片中,两位母亲对视的片段像是两种母性的对决,撕裂屏幕迸出的两种绝望在空中纠缠、碰撞,阿玉柔弱似水,但那时的咬牙切齿浑身颤抖是寒冷后坚冰的强硬。拉韫如同一种猛禽,獠牙利爪怒目圆睁化悲痛为动力,死守心底的最后防线。
影片以“误杀”为名,并以此为线索,像是一场心理上的饕餮盛宴,压轴登场的总能引起全场的高潮。影片后半段,镜头给到了原本藏尸的棺材盖上,那里赫然露着鲜血斑驳的抓痕。说明当初被扔进棺材里的素察实则并没有死。将电影进度条拉回李维杰在观看拳赛的结尾处,台上选手头部重击时曾出现过假死现象,这正是为素察的假死做的铺垫。而此后,在众目睽睽之下,原本在棺材的尸体凭空消失,这又恰恰证实了李维杰发现了素察的假死,并彻底将其杀害和转移。
将《误杀》深度解剖,一种金光闪闪的东西在影片核心的左胸跳动,那就是良知。寺庙里李维杰三次布施,暗喻着整个故事的走向。李维杰有良知,因此他穷尽所有保护妻儿,因此他最终并没有选择苟且偷生,而是挺身而出,将真相公之于众。拉韫、都彭有良知,即使最后失去了所有,怀着丧子之痛也替素察向李维杰一家道了歉,甚至是剧中李维杰的街坊邻居,他们看到李维杰一家受难时,并没有选择袖手旁观,而是尽其所能的替李维杰开脱。这部电影的每个细节都耐人寻味,影片中开始时牧羊人放养的羊、被枪杀的羊羔、结尾仿佛是又重新复活的羊羔,柔软而倔强,像是对应主人公李维杰在庙宇前的三次布施,被枪杀的羊羔对应李维杰布施失败,也是良知的逐渐消失。当结尾李维杰自首时,羊羔复活,整部影片曲终奏雅。
此部影片是难得的一部经得起推敲的佳作,每一次的细节回顾都像是品尝一口醇香陈酒,口感复杂新奇,捕捉到没有过的体验。历久弥新的是影片以悬疑的形式向我们传达的主题,是主角经历欺压不公之后依然选择坚守的,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金光闪闪的——良知。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哪怕坚守之后是几十年的牢狱之灾,哪怕无数人唏嘘评说,其行未悔,亦不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