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期浏览 >> 2021年12月21日 >> 第二版 >> 正文

刘喜梅:三尺讲台洒春晖

发布日期:2021-12-22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莘莘学子道德基因的转接者。”我校首届教书育人楷模刘喜梅老师如是说。

潜心从教,不忘教书育人初心和使命

刘喜梅教授, 在科大工作的39年中,默默耕耘在教学第一线,对工作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感和教书育人强烈的使命感。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修养。她先后主讲了电机及拖动基础、自动控制理论、运动控制系统、电路分析等8门本科生课程;神经网络与模糊控制、预测控制理论、现代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等硕、博士生课程。每年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年均教学工作量750课时以上。主持省级教研项目4项,校级重点教学改革项目2项,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负责人、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电机拖动基础”及校“电机拖动及运动控制系统”精品课程群负责人。

刘喜梅教授长期从事化工过程建模与优化、系统辨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等研究。主持国家、省、青岛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项目12项。横向科研项目30余项,到校科研经费7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SCI论文33篇, ESI高被引论文16篇。获省自然科学奖、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4项,指导的论文获山东省优秀博士、硕士、学士论文6篇,省教学成果奖3项,校教学成果奖4项。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大赛获全国一二等奖5项,省一二等奖13项。

良师益友,做学生的知心人、暖心人和引路人

教育是爱的事业,无私奉献的事业。刘喜梅教授说:“教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为了让学生们健康快乐成长,她在课上与课外倾注了大量心血,从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各个方面关怀着每一位学生。

由于每年给自动化和电气专业学生上课,接触的学生较多,有的学生,管不住自己玩游戏成瘾,面临留级和退学,刘老师从家长的角度和他们交流,真诚给予他们帮助。

同时,她还时刻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尤其是遇到挫折的同学。有位同学平时学习成绩很优秀,由于替考受到处分而取消学位证书,因此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性格忧郁,学习积极性不高,一度想退学。发现问题后,刘老师耐心引导他,鼓励他积极面对树立信心。在后续的两年中,他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上了某重点高校研究生。“非常感谢刘老师对我的帮助,时至今日,我依旧与刘老师保持着紧密联系,成为了亦师亦友的好朋友。”这位同学说。

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刘老师深知报考学校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帮助学生了解考研的情况,指导学生积极备考、选择学校和研究方向是每年必须要做的一件重要的工作。刘老师每年为考研的同学联系导师,指导他们复试环节。一直以来刘喜梅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赢得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多次获评毕业生“我最喜爱的老师”、优秀班主任等。

我校作为省应用基础特色名校,应用型人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及创新能力要求高。为解决困扰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瓶颈问题,作为时任院长的刘喜梅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并承办了三次分赛区“西门子”杯全国大学生工业自动化挑战赛和三次山东省智能制造挑战赛。

用爱传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刘喜梅1998年开始指导研究生以来,针对研究生培养特点,更加重视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主要培养他们以国家为重,积极向上、勤奋执着、兼蓄并发、与人为善、团队合作的重要品质。”刘老师说。23年来,她先后培养了近100名硕士和博士生,23年的时间跨度,尽管后续的同学与师兄师姐并未见面,但丝毫不影响在遇到学术等问题时,他们之间毫无保留地互帮互助、真诚交流,形成了一个极具凝聚力、亲和力的大家庭。时光荏苒,团队意识、奉献精神、互帮互爱在潜移默化影响着这个大家庭的每一位成员。在刘老师指导的研究生中,有10余名进入上海交大、同济大学、哈工大、北航等名校攻读博士学位,有4名已经成为了高校的教授,担任了学院的领导职务。

“每每回忆在青科大的学习生活经历,我们都情不自禁地感慨学校的育人理念和刘喜梅老师的真诚付出,这些都深深影响着我们,在不经意间塑造了我们的品格。”毕业生们如是说。提及刘喜梅老师,大家都由衷地表达了对她的感谢与喜爱。在与同学们的朝夕相处中,刘老师也感到了由衷快乐,她说,年轻人的激情一直感染和激励着她在平凡的讲台上实现着不平凡的人生价值。

开拓创新,全力以赴提升学院建设质量

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同时,刘喜梅在教学管理工作上默默耕耘了16年。2004年开始她担任教学院长,2010年担任学院院长,在本科教学评估、新专业申报与建设、专业工程认证、学科点申报、学科建设等方面她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在本科教学方面,为迎接本科教学评估,她牵头制定了学院教学管理制度28项,形成《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学院教师手册》,组织并实施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认证制度。自2004年以来,先后申报及获批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智能电网与信息工程、机器人工程”四个本科专业。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三个专业通过了国家专业工程认证,这三个专业还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其中,自动化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方面,在刘喜梅和学院上下努力下,获批“电气工程”专业硕士点和一级学科硕士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获批山东省重点学科。为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学院先后承办了9次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邀请了13名国内外知名院士来校进行交流,为青年教师及研究生学术前沿交流提供了良好条件。

实验室建设方面,抢抓时机,建成了“高级过程控制实验室”“DCS工厂自动化实验室”等20余个国内高校领先的实验室。吸取优质资源共建联合实验室,获得校外1914万元经费,与美国、法国及国家电网、海信等共建8个联合实验室。优化和完善了学科与专业资源,形成了三个学科门类涵盖六个专业的实验室布局。

刘喜梅老师以其敬业的态度、扎实的功底、真诚的心灵受到了师生的好评。获评山东省巾帼建功标兵、山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青岛市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代表一个人的过去,也映射前行的道路,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刘喜梅老师依然是一人一书一戒尺,在科大的讲台上,继续着几十年来一直做着的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本报记者)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 电话:88959025